燕赵论坛丨礼赞丰收 致敬耕耘

2024-09-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沉沉嘉穗泛金黄,入眼丰收堆满墙。”土豆、红薯、花生,在地下已经发育成熟;苹果红遍了山头,等待劳动者结实的双手采摘;豆荚饱满、谷穗低垂,农机驶过,颗粒归仓。宽城的“大板红”板栗、固安的“阳光玫瑰”葡萄、张家口的鲜食玉米……“冀字号”土特产正陆续新鲜上市。又是一年春华秋实,秋色如画的燕赵大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欢歌,满眼皆是醉人好“丰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为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的喜悦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前景交织,让今年的丰收节格外甜蜜。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这七个丰收节,见证了农业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见证了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干、加油干的奋斗和汗水。七个丰收节里的丰收故事、农民故事、农村故事,饱含着亿万农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也蕴含着来自辛勤劳动的深刻启示。

有春华才有秋实,要相信奋斗的力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通过艰苦的劳动,才会收获甜美的果实,这是秋天的哲思。今年,全省夏粮生产实现播种面积、亩产、总产“三增加”,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农民稳产增收,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建设农业强省迈出坚实步伐。这些成绩,浸透着奋斗的汗水,饱含着奋进的意志,也再次印证一个道理:只有不断奋斗,才能收获胜利的果实,实现伟大的梦想。

只要走对了路,一定可以抵达远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改良盐碱地技术,让“盐嘎巴”变成了丰产的“金疙瘩”;沧州90后新农人张宸给农机装上了北斗导航系统,“智慧种田”省力又丰产;完善的托管服务,把宁晋农妇史胜彩这样的小农户纳入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咖香四溢的“村咖”,给井陉的诸多村落带来生机与活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正在变为现实。燕赵大地上,丰收的盛景、和美乡村的画卷、农民的幸福图景交相辉映,增强了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丰收合唱团联动百位新农人齐声歌唱祖国,京津冀菜篮子特色农产品纷纷亮相,河北净菜进京“六进”活动广受关注,鲜食玉米大会、全国山药产业发展大会、无花果采摘节、板栗丰收节等特色农业产业活动亮点纷呈……通过河北今年的庆祝活动,人们强烈感受到农民群众的盼头、乡村全面振兴的奔头、农村文化的看头、现代农业的势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一定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来年的丰收节一定更加精彩。(蔡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