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 绘就沧州沿海开放新蓝图
——沧州广大党员干部热议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本报记者 王汝汀 申 萍
巨轮泊处,如卧蛟龙;塔吊林立,似耸云端。乘着全国两会的“春风”,位于渤海之滨的黄骅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沿海,是沧州扩大开放的显著优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为沿海开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树牢向海发展、向海图强意识,立足把沿海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强化港口能力建设,构建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沧州沿海经济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运行,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宝辉表示,在黄骅港发展规划上,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将围绕多个关键方向发力:一方面,积极推动港口转型升级,不断拓展集装箱海运网络,提升港口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港口服务功能,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凭借大港口带动大开放,助力构建更具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项目建设上,加快总投资558亿元的集装箱、滚装、原油、LNG等21个码头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沧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推进7条铁路专用线等集疏运体系项目建设,确保到“十四五”末,在邯黄、朔黄、太中银3条铁路沿线成功布局20个内陆港,进一步打通内陆与沿海的物流通道,提升港口辐射能力。
“沧州海事局始终将服务国家沿海开放战略作为核心任务,紧扣全国两会提出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聚焦黄骅港枢纽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全力打造开放型海洋经济新引擎。”沧州海事局局长刘波表示,针对沧州沿海经济带重大涉海项目,沧州海事局将进一步落实好“一项目一专班”服务机制;加强区域协同,深化与天津、山东海事部门联合建立的“环渤海海事服务一体化”机制,推动船舶检验、船员证书等业务跨省通办,实现区域船舶周转效率显著提升;用好“沧州—大连—日韩”集装箱航线海事保障“快捷通道”,支持黄骅港至俄罗斯远东港口的外贸航线常态化运行,助力黄骅港内外贸集装箱航线拓展。同时,将以智慧海事建设赋能开放升级,深度参与中国智能航运2035行动计划,实体化运行黄骅港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助力沧州沿海开放迈出更大步伐。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沿海开放的重要平台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拓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功能,发展中间品贸易,开拓多元化市场。“目前,沧州中东欧公用型保税仓库已签约8家国内外企业,货物在存储期间可暂缓缴纳关税和增值税,为货物中转和储存提供便利,有效缓解外贸企业的资金压力。”保税仓库负责人李传鹏表示,保税仓库将立足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销中心”的发展定位,通过扩大贸易合作,拉动与中东欧国家产业、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搭建与中东欧国家合作重要通道。同时,保税仓库将加强市场推广,通过线上广告、参加行业展会、举办推介会等方式,提高保税仓库的知名度,并积极探索跨境电商业务合作,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仓储、清关、配送等一站式服务,打造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为沿海开放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
“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这项成绩,更加坚定了我们投身新能源领域、为沧州沿海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河北渤投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敬之表示,公司正在建设渤投新水源海水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项目引入太阳能等新能源作为海水淡化的电力补充,将成为“绿电制绿水”的典型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替代3650万吨南水北调原水,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紧张问题,项目产生的浓盐水将作为提取溴、锂、镁的化工原料和鱼虾、河豚等高端养殖用水及盐场晒盐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