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入田保丰收 不负农时不负春

2025-03-07
来源:沧州日报

引水入田保丰收 不负农时不负春

记者 张梦鹤 通讯员 董艳玲

春管正当时,春灌保丰产。近日,伴随着闸门开启,漳卫新河的河水进入盐山县圣佛镇,为大小沟渠和坑塘“解了渴”,也为沟渠旁的麦田带来生机和活力。

为帮助农户们抢抓春灌黄金期,圣佛镇党委、政府坚持“让水等人,不能让人等水”的原则,从今年1月就行动起来,与上级水利部门沟通协调,精心规划引水方案。

“去年冬季降水偏少,我们到地里调查苗情,发现有些地块墒情不足甚至干旱,不利于小麦生长发育。这些麦苗如果在返青后得不到适时、适量的灌溉,可能会因缺乏养分而易染病虫害,后期的产量和品质也得不到保障。”圣佛镇党委书记彭国星说。

为保障引水过程顺利,圣佛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镇域内的42个村庄检查沟渠和坑塘是否有渗漏、堵塞等问题,让各村庄及时清理渠道内的杂物、淤泥,确保水流顺畅。同时,还为每个村庄发放了2台水泵和若干管道,全力推进春灌工作稳步进行。目前,引水工作已持续了一个多月。

看着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沟渠,圣佛镇卸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范云发十分高兴。“自从用上了漳卫新河的水,灌溉更方便,成本也更低了。”范云发说,合作社原先用浅机井灌溉,一亩地要支付20多元的电费,如今每亩地电费成本仅为3元。

据范云发介绍,浅层地下水多是苦咸水,用来灌溉麦田,不利于麦苗生长,每亩地产量只有350公斤左右。而这两年“喝”上河水后,每亩地能产小麦550公斤。

据了解,此次从漳卫新河引入的水源,覆盖圣佛镇42个村庄的105个坑塘,可惠及圣佛镇7.3万亩农田,有效缓解了春季灌溉用水紧张的局面。接下来,圣佛镇党委、政府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和农田墒情,加强灌溉用水管理,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为农户提供科学灌溉、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