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的智能“电管家”

2025-03-20
来源:沧州日报

农田里的智能“电管家”

——国网沧州供电公司科技赋能春灌见闻

本报记者 王汝汀 本报通讯员 张 超 朱 婧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沧县张官屯乡的农田里,一台台智能灌溉设备高效运转,汩汩清水顺着管道流入麦田。“线上申请,再‘刷个脸’,第二天就能用上电了。”沧县张官屯乡农户韩金山,指着新安装的灌溉电表说,供电公司开通了绿色办电通道,为春灌提供了便利、节省了时间。

今年,国网沧州供电公司设立春灌绿色办电通道,提供“扫码办、刷脸办、一证办”等服务,农排高压用户报装实行一证受理、全过程跟踪、跨专业联办,农排低压用户报装当日申请次日办结,平均办理时长压缩35%以上。此外,该公司还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预判各乡镇用电需求,调配资源,确保春灌用电“不卡顿”。

绿色办电通道,是国网沧州供电公司科技赋能春灌的缩影。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国网沧州供电公司打造了以科技为核心的保电体系,通过“智能办电、实时监测、智慧巡检、数据驱动”四大举措,为农业灌溉注入新动能。

在国网沧州供电公司服务指挥中心和负荷管理中心,全市农田用电情况一目了然。依托这两个中心,公司可以实现24小时监测机井、配变、线路等设备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并派发工单。“过去依靠人工巡检,发现故障可能需要两个小时,现在系统10分钟内就能定位问题。”公司营销服务中心主任于宝胜说。

“看,无人机发现这条线路的绝缘子有轻微放电!”在泊头市西辛店乡,国网沧州供电公司员工通过无人机传回的高清图像排查隐患并迅速组织人员排除。针对春灌密集的供电线路,公司启用“无人机+超声局放仪+红外测温仪”组合巡检,排查涉及排灌的供电线路和台区,对导线节点、刀闸、开关、绝缘子等关键部位开展差异化特巡。据估算,智能装备的应用使巡检效率提升3倍,缺陷发现率提高45%。

国网沧州供电公司还建立了农田灌溉“一变一档”“一井一档”电子化档案,通过精准分析农田灌溉电量、负荷特性,可以为春灌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供电服务。

“春灌保电,保的是丰收的希望。我们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更加精准、高效地满足春灌用电需求,当好农田里的智能‘电管家’。”国网沧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