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石榴红 同心话“铸牢”|用心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2025-04-24
来源:沧州日报

用心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访中捷产业园区第一中学副校长李爱霞

本报记者 邢 程


开栏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为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即日起,中共沧州市委统战部、沧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与沧州日报社联合开设“狮城石榴红 同心话‘铸牢’”专栏,邀请有关人士、群众代表,分享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认识和思考,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过两次支教经历。初到边疆地区时,那里独特的文化、多样的风俗,既带给我新鲜感,也让我更深刻意识到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切的感悟。”4月23日,谈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捷产业园区第一中学副校长李爱霞如是说。

李爱霞说:“教师在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有着重要作用。我们面对的学生虽然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但他们同样对未来怀揣梦想。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拥有着共同的身份——中华儿女。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各民族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2021年,李爱霞参加援藏支教工作。“在工作中,我始终将民族团结、文化认同和国家意识等内容融入课堂,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李爱霞说,在生活中,她尊重和帮助各民族的朋友,助力营造和谐氛围。

今年2月,李爱霞响应号召,再次踏上了祖国西部那片广阔的天地,到新疆库尔勒第二十三中学支教。她积极参加“库尔勒第二十三中学三进两联一交友”等活动,并与当地学生“结对”,关注他们生活学习,关爱他们成长,用心播撒团结友爱的种子。

“教育者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李爱霞说,未来,我愿继续以教育为桥梁,创新工作方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