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相融,味相融,情相融!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
京津游客与沧州人“双向奔赴”
记者 郑进超 通讯员 李坤霖
京津冀游客来沧体验独特文化,看杂技、品美食、赏美景;而沧州人则在京津逛故宫、赏海河、听相声,感受京韵津味儿。“五一”假期,吴桥杂技大世界、大运河非遗展示馆、沧州博物馆等多个景点游客爆满,火锅鸡、羊肠汤等沧州特色美食店里,食客们排起长队……据统计,“五一”假期,沧州吸引游客404.9万人次,其中,京津游客达124.22万人次,占比30.68%。
北京游客玩嗨了
“沧州的火锅鸡真地道!”“五一”假期,沧州浮阳大道一家火锅店内,来自北京的游客边吃边热烈交流着。一位游客夹起一块鸡肉,在蘸料里滚动了几下,放在嘴里慢慢嚼着,像老食客似的对同桌人说道:“鸡肉配上醋蒜料,味道一下儿就出来了。”
这位游客擦着鬓角的汗说:“我在北京从没吃过这种火锅。沧州火锅鸡的麻辣鲜香,让我大饱口福。”
听工作人员说可为游客“快递”礼盒,不少游客在用餐后到前台前排起了队,一位游客一下买了5份火锅鸡。他说:“给朋友寄过去,让他们也尝尝我发现的美食‘新大陆’。”
两天的旅程,让游客们纷纷感慨不虚此行。
北京的赵伟对吴桥杂技赞不绝口:“‘三仙归洞’艺人手法出神入化,‘吹破天’表演令人叫绝 ,‘走刀山’艺人功夫真硬!”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江湖魂”这一杂技节目把多种杂技通过故事融合到一起。赵伟拿出手机,将照片和视频一一展示给记者。他说,演员不带任何保护措施爬上18米高空,他不禁为演员捏了一把汗,当演员用嘴衔着绳索在空中旋转时,他的心也悬了起来。精彩的杂技表演赢得了游客阵阵掌声。“‘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练杂技,人人有一手’,吴桥杂技果真名不虚传!”赵伟不住感叹。
北京的姜晓华这次来沧州,特意叫上了天津的小姑子和自己的嫂子。“我们离着沧州不远,以前从没有来过,听说要到沧州旅游,她们都好奇:沧州有什么好玩的?但两天下来,我们看到了沧州的发展,感受到了沧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品尝了沧州特色美食,还有很多景点没来得及去,以后有机会还要来。”
老同学“邂逅”沧州
“老同学,‘五一’有空吗,我打算去沧州玩一天,请你给我当导游。”“乐意效劳,欢迎来沧州!”4月底,沧州人刘健收到了在天津工作的老同学陈兴的电话。陈兴说,想趁“五一”假期带着妻子和孩子来沧州玩一天,刘健欣然同意。
陈兴说自己是第一次来沧州,特地从网上查询沧州的美食,得知羊肠汤很出名,想去尝一尝。刘健笑着说:“我们俩有相同爱好,明天带你们去一家有名的店。”
5月1日早晨八点半,几人从酒店出发,赶到光荣路上的一家羊肠汤店时已近9点。让陈兴不可思议的是,时近9点还有人在此排长队,客人中有老有少,大家吃得热火朝天。陈兴说,没想到羊肠汤这么受欢迎。
几人找好座位,每人要了一碗30元的羊肠汤,外加两角饼,又在汤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孜然、辣椒油等佐料,边吃边聊。陈兴说,这儿的汤鲜而不腻,正合自己口味儿。看汤渐少,刘健又为他加上汤。几人都吃得出了汗、过了瘾。
“五一”当天,刘健还带着陈兴一家人吃火锅鸡,逛沧州园博园、大运河非遗展示馆和沧州博物馆。陈兴说,这一次来沧州,尝了特色美食,也长了知识。孩子在博物馆了解了不少大运河文化,在园博园和大运河非遗展示馆接触到非遗项目,加深了对沧州独特文化的了解。
赴津游玩练马术
5月3日,沧州市民张文凯带着孩子自驾去天津,他们直奔天津的知名马场。
张文凯的孩子最近喜欢上了马术,在沧州一家马场训练了一段时间。为了继续提升孩子的骑术,他和孩子商量到天津去参观马场。
二人根据网络信息做了攻略,找到了两家马场,并和一家马场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
5月3日下午,二人到达天津的骊骅国际马术俱乐部。经过与教练沟通,张文凯父子了解了这家俱乐部实力更胜一筹。孩子早已跃跃欲试,在教练推荐下,他骑乘了一匹温血马。这匹马力量大,跳杆能力也很强悍。骑乘结束后,他们在附近的一家酒店住下。当晚,父子俩去了一家相声社,听着相声段子,父子俩笑得前仰后合。
第二天,爷儿俩去了海河,他们在海河岸边散步,坐游船欣赏两岸风景,又去五道口旅游景区参观老建筑,感受浓浓的天津卫文化。
天津之行结束返沧后,张文凯又计划着找周末时间再去天津,“不仅要体验马术,多走几个景区,还要尝遍天津美食。”张文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