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追踪|黄骅港液体化工码头巨型金属储罐完成“气顶升”施工

2025-05-27
来源:沧州日报

黄骅港液体化工码头巨型金属储罐完成“气顶升”施工

682吨重的穹顶被空气“顶”了16层楼高

本报讯(记者申萍)日前,在黄骅港液体化工码头液化烃库区,直径60米、重682吨的钢铁穹顶,通过空气加压形成气动力方式,如魔法般悬浮至16层楼高,最终与罐顶承压环精准闭合衔接,标志着低温双壁丙烯金属储罐完成“气顶升”施工。

据了解,黄骅港液体化工码头工程由沧州交发集团、沧州港务集团共同组建的沧州森旭港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主要建设1个5万吨级液化烃专用泊位和1个2万吨级液体化工品泊位,使用港口深水岸线503米,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470万吨,经营汽油、柴油、苯、乙醇等18个货种。配套的码头库区,共建设储罐54座,总罐容46万立方米,包括液化烃33座罐、化工品21座罐,可实现年周转量427万吨,包括液化烃267万吨、化工品160万吨。此次液化烃库区8万立方米低温双壁丙烯金属储罐单体重约4000吨,建设工程难度很大。

此次升顶创新采用整体“气顶升”工艺,即气压顶升作业,利用封闭空间内外压力差原理,让巨型钢铁穹顶在上升气流浮力作用下托升至预定位置。现场利用3台110千瓦气压顶升动力系统,将超过13.8万立方米的巨大气流注入罐体内实现增压,成功将钢铁穹顶升至47.613米设计高度,相当于16层楼高,与罐顶承压环精准闭合衔接,水平误差严格控制在10毫米内。

据项目承建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巨型钢铁穹顶在“气顶升”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和倾覆,施工人员沿储罐顶部圆周平均布置24组钢丝绳和滑轮组等构成平衡导向系统,让钢铁穹顶按照设计路线稳定上升。同时,项目团队对气压顶升动力系统、平衡及密封系统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全程处于可控状态,保障升压、悬停、上升、安装标高就位、保压和焊接固定等作业顺利完成。

据悉,项目建成后,将对完善黄骅港港口功能、促进港口转型升级、提升港口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可满足港口后方和周边腹地化工企业对液化烃、液体化工品等原料及产品装卸、存储、中转等综合服务需求,对促进腹地化工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