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张宸——
用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本报记者 孙 杰
眼下,夏种已基本完成,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张宸又忙着进行病虫害防治。谈起前几日入围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张宸觉得这个荣誉是对她工作的认可,也激励她更加努力,借助科技的力量多种粮、种好粮。
今年33岁的张宸是沧县兴济镇赵庄子村的“新农人”,她带领合作社走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成为远近闻名用“北斗”系统种地的“90后”姑娘。
张宸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看着父母在盐碱地辛勤劳作,她希望有朝一日种地能不再那么辛苦。高考时,她义无反顾地填报了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直接回到父亲创立的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当起了“新农人”。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 张宸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大学期间,我曾跟随老师到东北考察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和规模化经营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张宸说,为了实现规模化种植,她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请农户流转土地。“连着走了三四十户,结果只有三四户同意。”磨破嘴皮子也不好使,张宸只好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来流转土地。
全程机械化作业、精细化管理,2014年旱碱麦夏收时成效显现——平均每亩地节约水、肥、人工等成本20元至30元,增产25公斤。实实在在的收益摆在面前,乡亲们服气了。第二年,流转租金降了,主动找到张宸要流转土地的村民多了。
农业机械不断更新迭代,张宸也在不断探索。2018年,在政策支持下,张宸一口气购置了3套北斗导航辅助驾驶设备,成了当地第一个用“北斗”种田的人。“将‘北斗’系统应用于农业种植,农机作业实现了自动化,效率更高、管理更精细。”张宸说。
2023年,在沧州市科协的支持下,张宸牵头组建沧州市农机联盟,整合市内各县(区)农机资源,全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如今,联盟内2100多台农机均配备“北斗”系统,从春播到夏收,这些智能农机在广袤田野上往来穿梭,有力保障了粮食丰产丰收。
如今,在“北斗”系统的加持下,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流转土地1.07万亩,托管土地7.3万亩,辐射带动8440户村民。与此同时,张宸还带领本村及周边的农民制作面点,发展食品加工,形成了从种植到深加工的产业链,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数百个就业岗位,还增加了种植户的收益。
“我要用科技带动更多人种好粮。”谈起未来,张宸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