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干字当头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沧州三项农业科技成果列入全省推广计划

2025-07-24
来源:沧州日报

沧州三项农业科技成果列入全省推广计划

分别为任丘灵芝栽培、献县番茄地头自检、市农林科学院“沧豆18”增产增效技术

本报讯(记者申萍 通讯员祁婧)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2025年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计划的通知》,任丘市“袋料灵芝栽培技术规程推广”、献县“献县番茄地头自检技术推广”及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沧豆18’增产增效集成技术推广”3个项目入选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据介绍,实施任丘灵芝栽培项目的是任丘市悬圃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灵芝兄弟”韩子南、韩子夜经过连续五年的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对灵芝的栽培原料、场地、菌种、栽培管理技术以及灵芝孢子粉的采集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和改进,形成了成熟的“袋料灵芝栽培技术规程”。这一成果有助于各地灵芝种植户更好地发展灵芝项目,提升灵芝的产量与质量。

献县“番茄地头自检”技术推广系统创新性地将农业部门监管前移至田间地头。项目负责人蔡军介绍,通过这项技术,农户可利用“胶体金快速检测卡”,5至8分钟即可完成多种常见农药残留的半定量检测。检测合格的果蔬可立即采摘上市;农药残留超标的,将暂缓上市,二次检测合格后方可采摘上市。检测数据可实时上传至河北省农产品质量监管追溯平台,并同步开具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实现“一品一码”全程可追溯。

市农林科学院实施的“沧豆18”增产增效集成技术推广,可以保证大豆从种到收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保障大豆的高产。项目负责人孙永媛介绍,夏大豆的前茬是小麦,前茬留下的麦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夏大豆的播种质量。人们大多采用原始方法,机械旋耕镇压后播种。这个方法工序繁琐、成本高。针对这个问题,市农科院联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6个创新团队(育种、栽培、土肥、植保、机械、加工)潜心研究形成的良种良法有机配套、生产生态协调兼顾的增产增效集成技术。选用高产、耐密、抗倒、宜机收的大豆新品种“沧豆18”,采用轻简化播种技术,实施清秸、播种、覆盖、镇压,有效控制株距在5至10厘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量播种。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三个项目聚焦特色种植、智慧农业和盐碱地综合利用,通过“专家+企业+农户”协同推广模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