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薛汉三威震敌胆的锄奸部长

2025-07-28
来源:沧州日报

c097fd26-aaa6-4741-943e-6ce5996a8b34.jpg

薛汉三,又名薛士杰,1915年出生,山东省乐陵县人。1934年,毕业于乐陵县中学。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由中共乐陵中心县委书记杜步舟委派,担任阳信第六区乡农学校壮丁队指导员,并且负责阳信六区和乐陵五区党的工作。

“七七事变”后,平津相继沦陷,日军大举南侵。日军占领沧州后,沿庆(云)惠(民)路南进犯济南。薛汉三率领乡农壮丁队在阳信西部的流坡坞阻击日军,打响了滨州抗击日军侵略的第一枪。

1939年,薛汉三调任阳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在任期间,他组建阳信大队,利用夜间抓获并处决亲日分子11人,沉重打击了敌伪的嚣张气焰。

1942年秋,薛汉三被任命为冀鲁边区二专署锄奸部部长。面对敌人的严密封锁和频繁“扫荡”,他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经常斗争在第一线,多次亲自处决特务汉奸,威震敌胆。因此,敌人称他为“薛阎王”。

1943年10月,薛汉三奉命去中共冀鲁边区党委汇报工作,在毕王文村(今属海兴县)遭日军包围,壮烈牺牲,时年28岁。

2020年9月,薛汉三入选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的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本报记者 袁洪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