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文化润心田 服务送“清凉”

2025-07-30
来源:沧州日报

献县开展形式多样的夏日文明实践活动——

文化润心田 服务送“清凉”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胡宇婷 王婷婷

中医药文化夜市深受群众欢迎。

一份“清凉”暖到环卫工人心坎上。

非遗体验、阅读分享、公益夏令营等活动,点亮孩子们的缤纷假期;“送清凉”、关爱帮扶困境儿童、爱心义诊等志愿服务,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中医药文化夜市、青年文化夜校等阵地,成为群众夏日的“清凉驿站”与“能量补给站”……入夏以来,献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合季节特点和群众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夏日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尽享文明欢乐的夏日生活。

公益课堂欢乐多

“大家先将自己喜欢的花型和图案剪下来,贴在压花纸上,再把花型和图案组合好,粘在灯罩上……”近日,在献县河城街镇大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名社工正向孩子们详细介绍非遗压花台灯的具体制作工序。

孩子们在社工的指导下,有的将色彩鲜艳的花瓣精心排列成花朵的形状,有的则发挥创意,用树叶和花瓣拼出小动物、爱心等图案。在制作过程中,他们不时与身边的小伙伴互动交流,不一会儿,一盏盏精美的压花台灯便制作完成。

“看!我制作的压花台灯漂亮吗?”一个男孩举起一盏色彩斑斓的台灯,迫不及待地向现场人员展示自己的成果。

这是献县开展的夏日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之一。眼下正值暑期,为丰富农村少年儿童的暑假生活,献县各乡(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公益课堂。

在献县南河头乡农家书屋,南河头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乡团委、乡妇联开展“书香伴夏 护航成长”暑期阅读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化身“辅导员”,通过阅读分享、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孩子们享受阅读的快乐。

献县文明办、民政局、团县委和献县阳光爱心社志愿服务队联合举办“文武兼修 红孩子公益夏令营”活动。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13名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练习武术、体验非遗技艺等。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农村少年儿童的暑期既有书香气,又有欢乐味儿。

志愿服务暖人心

炎炎夏日,献县街头一抹抹移动的“志愿红”,“映红”了整座城。

7月17日一早,多名志愿者早早就赶到献县雨花敬老服务中心。揉面、和馅儿、擀皮儿……经过志愿者两个多小时的忙碌,400多个热气腾腾的包子出锅了。

随后,志愿者将包子、绿豆汤、酸梅汤、毛巾等物品快速分装好,运到献县文化广场,送给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

“感谢爱心人士对我们的关心”“我们要更加认真工作,维护好城市环境”……几位环卫工人接过爱心物品,纷纷感动地说。

这是献县文明办联合献县县委社会工作部、献县文联等单位开展的“夏日送清凉 致敬高温下的坚守”文明实践活动中的一幕幕温馨场景。在献县,感受到夏日别样“清凉”的还有很多人。

献县人民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到河城街镇倪村开展义诊活动,把健康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此外,献县多部门还联合启动了“献爱童行·守护成长”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由社工、心理咨询师、律师、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围绕各乡(镇)困境儿童的实际需求,已开展30余场关爱帮扶活动。

从关爱户外劳动者,到爱心义诊、暖心帮扶,一场场接地气、暖人心的文明实践活动,为群众送去阵阵“清凉”,也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

文化活动人气旺

7月19日19时左右,居住在献县县城附近的许多居民,纷纷前往献县中医医院逛夜市。

在这个夜市上“摆摊儿”的,是献县中医医院多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夜市上设有小儿推拿、把脉问诊、中医技术体验、文化科普等多个服务台,每个服务台前都围满了人。

正在逛夜市的一位老人说:“晚上出来遛弯儿时,我顺便过来让大夫把了把脉,这样的活动太好了!”

除了逛夜市,不少年轻人还热衷于去文化夜校“充电”。献县文化馆在广泛征集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开设青年文化夜校。夜校开设书法、古筝、国画等多门课程,群众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夜校免费学习技能。

暑期是群众文化需求的高峰期。献县多部门结合季节特点和群众需求,以公园、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明实践阵地为平台,通过举办文化夜市、啤酒文化节、音乐会等活动,不断拓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这些平台已成为炎炎夏日群众生活的“清凉驿站”与“能量补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