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非遗项目“家族”添“新丁”
新增65项,全市市级非遗项目达到499项
本报讯(记者孙晓卉 通讯员王鸿凯)日前,我市公布沧州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5个项目名列其中。至此,我市市级非遗项目达499项。
据了解,此次入选的65个项目包括传统音乐2项,为运河区的九疑派古琴音乐和沧县的贾村大鼓;传统舞蹈2项,为泊头市的金庄子狮舞和任丘市的任丘狮舞;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8项,为沧县的清流剑道、青县的左氏联手拳法和孙氏流星锤、肃宁县的阴手枪、南皮县的唐拳、献县的孙氏通臂劈挂拳、吴桥县的吴桥杂技·转伞、运河区的张氏戏法;传统美术8项,为河间市的内画和飞刀书画、南皮县的烙画和剪纸、任丘市的芦苇画和剪纸、沧县的剪纸、献县的肖像剪影;传统技艺38项,为泊头市的洪吉堂红木雕刻技艺、瓷刻技艺、泊头三痴斋脸谱技艺,沧县的手工篆刻技艺,东光县的世袁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海兴县的食塑艺术,河间市的孙家烧鸡制作技艺、河间明亮玻璃吹制技艺,孟村回族自治县的德茂魁香油制作技艺,南皮县的盛梓全老醋酿制技艺、南皮县赵福达木雕艺术,青县的沧州火锅鸡制作技艺(流河董家独一处火锅鸡制作技艺)、沧州火锅鸡制作技艺(青农人和火锅鸡制作技艺)、沧州羊肠汤制作技艺(薛记羊肠汤制作技艺)、郭氏京作木制技艺、古琴斫制技艺、传统漆器制作技艺,肃宁县的窝北香肠制作技艺、四合旗袍制作技艺、古琴斫制技艺,吴桥县的尤家舞狮道具制作技艺,献县的献县糖画、献县补绣、文献修复、景泰蓝制作工艺,新华区的姚记饺子制作技艺、老白家大馒头制作技艺、沧州羊肠汤制作技艺(辰云祥羊肠子制作技艺)、沧州羊肠汤制作技艺(老杨家羊肠汤制作技艺)、徐氏传拓、竹刻木刻,运河区的戴玉符面条制作技艺、杨记白皮糕点制作技艺、老蔫熏肉制作技艺、手工制扇技艺、渤海盆景技艺、百经笥斋古籍修复技艺、老刀修面技艺;传统医药7项,为东光县的林氏正骨,青县的尹氏岐黄术,肃宁县的杨氏针灸、宋氏中医吹喉疗法、冯氏独针疗法、冯氏中医,南皮县的赵氏正脊。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12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