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它们,“马友力”MAX

2025-07-3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730

博物馆里有个“顶流马团”

见到它们后

你可能会不由地感叹一句

<太像上了一天班后的我了~>

一起来看↓

01

打破写意风格的它们

“马友力”MAX

中国传统艺术造型

有“写意为上,写实为下”一说

2025730

△点击探索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为何改名为“铜奔马”

写意的马儿形象

看着有点儿“颠”

而邯郸有三匹马却恰恰相反

它们的出现

比著名的“马踏飞燕”

还要早400年左右

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

具有写实风格的青铜马

2025730

△战国 青铜马 邯郸市博物馆藏

肌腱隆突

四肢发达

背部丰满

臀部强健

说的不是你的健身教练

而是青铜马作为战马

所体现出的“马友力”

哥仨不是亲兄弟

而是最懂对方的上班搭子

工作了一天后

无须多言

搭子最懂你的心

2025730

2025730

2025730

如此写实

难怪它们会被众多网友调侃为

“纯牛马”

02

马尾辫“鼻祖”?

仔细看

三匹马的马尾都被绑了起来

还打了个结

2025730

这样的造型

十分符合青铜马的写实风格

因为在古代真实的战场上

人们为了防止

马尾在马高速奔跑的过程中

甩来甩去

误挂到树枝或者战车

而造成翻车的惨烈后果

特意将马尾绑起来

以绝后患

03

它们是“胡服骑射”的历史见证

据专家推测

这三匹青铜马很有可能是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的产物

当时,赵国军队依赖传统步兵加战车的

组合作战方式

在长期的对外军事斗争

尤其在对抗三胡的战争中

面对胡人骑兵

只能被动挨打

损失惨重

赵武灵王发起“胡服骑射”

将中原的宽衣博带服饰

改为较为贴身的“胡服”

将中原地区传统的“步射”

改为周边游牧部族的“马射”

2025730

△邯郸市“胡服骑射”雕塑

这样的改变

扭转了赵国对外作战的局势

还促进了民族融合和交流

直至2000多年后的今天

赵武灵王勇于打破思维定式的精神

还在延续

邯郸的街头、公园

都还有不少“胡服骑射”主题雕塑


马儿最真实的状态

被准确地记录了下来

仔细听~

咯哒咯哒的马蹄声

仿佛就在耳边

2025730

2025730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毛玥尹

视觉丨朱灵萌

审校丨朱冬梅 褚佩君

统筹丨刘莹 武贺

特别鸣谢丨邯郸市博物馆 总台河北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