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跃升”

2025-08-04
来源:沧州日报

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跃升”

——肃宁县以技术创新推动电器电料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尹君伊 本报通讯员 方红柳

bff3f147-add3-48b2-bdb3-9fc90b922242.jpg

先进的电力设备生产线。刘文杰 摄

走进位于肃宁县邵庄乡的众磊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车间角钢全自动数控、联板全自动、槽钢全自动数控生产线全线生产。经多年发展,公司产品已从单一的电力金具、铁附件等,扩展为光伏、绝缘子、避雷器、电力安全工器具等近千种,年销售额过亿元。

近年来,邵庄乡着力培育电力装备产业,为相关企业在科技创新、智能化转型、服务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目前,全乡拥有电力装备加工企业55家,产品涉及电力安全工器具、线路材料、电力设备、施工机具四大领域、3000多个品种。

作为“中国电器电料之乡”,肃宁相关企业曾以电力金具、简易开关等基础产品打开市场。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低端同质”成为发展瓶颈。近年来,当地以“创新”为剪刀,为传统产业修剪枝丫,催生出一批技术密集型“新枝”。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肃宁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纷纷设立研发中心,引进高端人才,攻克技术难题,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

在河北华瑞电力设备公司智能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精准焊接零部件,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控生产数据。“过去靠人工组装,现在有了智能生产线,效率提升了3倍,不良率下降至0.5%。”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研发,其新型绝缘工器具已应用于特高压工程,附加值较传统产品提升40%。

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肃宁县还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加快引进一批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配套的高端电器电料生产项目。这些项目落地,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进一步丰富了产业业态,提升了产业层次。如今的肃宁电器电料产业已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