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欣园”凭技术创新叩开欧盟市场大门
让阻燃剂和尼龙“融洽相处”
本报讯(记者刘杰 通讯员崔秩恺)连日来,位于中捷产业园区的河北新欣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赶制一批阻燃剂样品,准备发往欧洲。日前,这家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阻燃剂产品二异丁基次磷酸铝通过欧盟REACH(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限制法规)认证,拿到欧盟市场“通行证”。
“我们生产的阻燃剂用处很广。”“新欣园”总经理王政说,从窗帘沙发的面料涂层、空调和空气炸锅的外壳,到电视电脑的机身、电器开关,再到汽车内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外壳,都能用到阻燃剂,阻燃剂能有效遏制火灾发生或者延缓火焰蔓延。
“这款通过欧盟认证的阻燃剂,仅研发就花了8年时间。”王政的话语里满是钻研的不易。在阻燃剂生产流程中,溶剂回收是关键环节。以前每批回收的溶剂,纯度上下能差0.5%左右。这不仅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难度,还影响了阻燃剂质量的稳定性。
面对这一难题,“新欣园”技术团队经过反复模拟和试验,团队想出了解决办法:调整进料口位置,让物料在塔内分布更均匀,大幅减少局部反应不彻底的情况;同时在塔体加装侧线采出装置,就像给塔体装了个“筛子”,能在精馏时及时分离出中间杂质。这么一改,效果立竿见影。阻燃剂关键性能的波动范围缩小到0.3%以内,产品合格率从96%提高到99.5%。生产时的污水量也比以前少了30%,一年能省200多万的污水处理费。
这只是“新欣园”阻燃剂创新的一小部分。“过去,尼龙材料添加阻燃剂,有很多棘手问题。”王政说,一方面阻燃效果一般且添加量大,满足不了越来越严格的防火标准和环保需求;另一方面现有主流阻燃剂——有卤阻燃剂需要添加三氧化二锑才能发挥阻燃效果,而金属锑价格居高不下,给下游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成本负担。
为此,“新欣园”研发团队从分子结构设计、表面处理、多种材料搭配效果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团队做了大量试验,测试了几百种配方组合。经过反复摸索,终于找到了二异丁基次磷酸铝和溴化聚苯乙烯等材料的合适搭配比例,完全替代了三氧化二锑,而且配比出来的材料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都有所提高。
记者在“新欣园”实验室看到两块添加阻燃剂的尼龙样品。企业技术顾问白光华说:“老式阻燃剂在尼龙里就像粉刷涂料的墙面,细看之下表面粗糙,而使用二异丁基次磷酸铝后的表面就像喷涂了油漆一样,表面不仅平整而且有光泽。”说着,白光华用打火机分别点燃加了传统阻燃剂的样品和加了新型阻燃剂的样品,只见加了传统阻燃剂的样品比加了新型阻燃剂的样品的火焰烟浓度明显大,而且传统样品用手一掰就断,但是后者材料离火后马上熄灭,材料被反复折叠后,只是弯曲却没有断裂。“现在阻燃剂和尼龙‘相处’得很融洽,既防火又不影响材料韧性,让日常用品既安全环保又耐用。”白光华说。
如今,有了欧盟认证,“新欣园”的阻燃剂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王政表示,接下来,企业将继续深耕市场,努力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