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的今天,数字技术已然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河北抢抓数字化变革机遇,把数字河北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勾勒出一幅算力成网、产业成链、转型成势的数字发展新图景。
夯基垒台,筑牢数字底座。算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河北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绿色资源禀赋,以建设京津冀全国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为牵引,适度超前建设算力基础设施,构建以张家口、廊坊为双核心,辐射多节点的算力空间格局,更在全国率先建起一体化算力网平台体系,实现算力的统一纳管和运营。2024年,河北省综合算力指数跃居全国榜首,廊坊、张家口城市算力分指数分列全国前二。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算力产业发展全过程,累计创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19个、位居全国第二,全省平均PUE(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值约1.35、位居全国PUE较优省份第四,澎湃算力与碧水蓝天实现和谐共生。
聚链成群,壮大数字产业。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承接北京算力外溢需求的主要承载区,河北立足燕赵、服务京津、辐射全国,以“链式思维”推动数字产业化,着力构建“数据存储+算力调度+装备制造+应用服务”的全链条生态。2024年,全省公共数据归集量突破8000亿条,大数据产业收入居全国第九、增速领跑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首次跨越千亿元大关。从“数据仓库”到“智能工厂”,河北数字产业正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华丽蝶变。
数实融合,激活转型动能。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河北产业基础深厚、应用场景丰富,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既是大势所趋,更是必由之举。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成绩亮眼,“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覆盖全省32个工业大类,覆盖率为80%;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达32.6%,居全国第1位;目前已在钢铁、化工等26个领域开发292个垂直大模型。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改造焕发新生,推动“河北制造”向“河北智造”跃迁,“数字红利”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实效。
数字赋能千行百业,智慧点亮燕赵大地。河北的数字化之路,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是绿色发展与智能变革的双向奔赴。可以预见,随着数字河北建设的纵深推进,这方热土必将在数字经济赛道上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注入磅礴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