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县大单镇“外卖小哥”张立环
从早6点到晚9点,每天要跑200公里
本报记者 邢 程
8月12日正午,东光县大单镇热浪滚滚。“外卖小哥”张立环从一家面馆出来,擦了一把脸上的汗,赶紧骑上电动自行车,向客户预留的地址奔去。
今年36岁的张立环是东光县大单镇人,曾是一名送货司机。今年4月,他在镇上干起外卖配送,成了这镇上唯一一位“外卖小哥”。张立环每日从早上6时“开跑”,到晚上9时回家,在5公里半径的服务圈里,奔波于周边各村。
今年暑期,张立环每天要持续进行十几个小时的奔波,平均每天要迎着毒辣的日头跑200公里。汗水从安全帽里不断淌出,工装一次次被汗水浸透,结出片片汗碱。“等餐的工夫,坐垫都被晒得烫屁股。”在烈日的炙烤下,张立环被晒得脸上冒油,尽管如此,他仍经常紧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一个订单。
虽然比平时辛苦,但张立环感到很高兴。“天热的这段时间业务最多,有时候我一天能接到47单。”张立环说。
这个夏天,张立环每天奔波在路上,从未正点吃过饭,午饭常常拖到下午3时以后。他经常在树荫下匆匆“对付”两口饭菜,哪怕汗水滴在饭食里也浑然不觉。张立环说,最难得的“清凉时刻”是自己在等待取餐的间隙冲进餐馆,让空调吹上两分钟。可凉意还未渗透毛孔,就又赶紧上路,他生怕晚一步赶不上送餐时间。
有顾客看见他在送餐时满头大汗,会硬塞来一瓶冰镇矿泉水,也有老人在取餐时捧给他冰镇西瓜,非要看他当场吃下一块才罢休……
“有一天天气很热,大概下午两点左右,系统弹出一条加急订单,附近村有人急需一瓶速效救心丸。”张立环说。当时,他果断搁置手中未送完的餐品,直奔药店取药并送往客户家中。直到确认这位顾客状态稳定后,他才松了一口气。当他忐忑地拨通上一单顾客的电话致歉时,顾客表示理解,并未索要赔偿。张立环回忆,说不清是天热还是着急的缘故,那天是他出汗最多的一天,他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那天,也是他做外卖员以来唯一一次送餐超时。但客户的理解,让他认识到了这一行业的重要性。
“除了年轻人,收外卖最多的顾客是独居老人,他们的子女在外工作赶不及回家做饭,通常会通过手机为老人点一份外卖。”张立环说,这份“被需要”的感觉让他觉得日子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