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16岁国家一级运动员何晓雅:
“热爱可抵万难”
本报记者 邢 程
日前,刚结束省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归来的何晓雅,直奔医院复查。她的右腿小腿处还缠着白色绷带,走路时一瘸一拐,她却笑着说:“比赛完了,才觉得疼得厉害。”
就在前一天,这位运河区16岁的姑娘带着右小腿骨裂的伤,一次次在赛场上跃起、旋转,完成了全部4场比赛,最终与队友获得了个人全能团体第4名的成绩。问她为什么受伤还要坚持,她想了想说:“就是觉得不能轻易放弃。”
何晓雅就读于沧州市第二中学,与艺术体操结缘于2015年。那时年仅6岁的她在沧州西体育场玩耍,被沧州体校艺术体操教练杨少华一眼看中。“杨教练说我动作灵敏,腿又长又直,是个练艺术体操的好苗子。”她说。
被邀请去体校参观时,何晓雅看到大姐姐们训练时的样子,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当即决定加入艺术体操队。从此,她开始了每天放学后3小时的训练生活。压腿、转体、跳步……枯燥的基本功,她一遍遍地练。为了完成连续10个360度转体,她每天要转上百次,摔倒了就爬起来继续转。
训练着实辛苦,但她从不叫苦。最让妈妈记忆深刻的,是她练习压腿时的情景:“孩子年纪那么小,两条腿分别架在凳子上,整个人往下压,屁股都快贴地了……”妈妈说这话时,声音有些发颤,“后来我都尽量不去看她训练,实在心疼得受不了。”
在习练基本功之余,何晓雅还喜欢挑战高难度动作,比如“反撕鹿跳”。“这个动作若能在赛场上完美完成,一次就能拿0.7分,比普通动作分值要高出不少。”何晓雅反复练习,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来。她说,热爱可抵万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何晓雅与队友合作拿到省锦标赛五人集体第5名的好成绩。次年,她拿下全国青少年艺术体操冠军赛个人全能一级证书,成为当时沧州年龄最小的艺术体操国家一级运动员。那一年,她才10岁。
这次省锦标赛前,她被查出右小腿骨裂,大家都劝她弃赛。她却坚持参赛,“哪怕不能拿奖,也要完成比赛。”
比赛时,何晓雅的右小腿缠着厚厚的绷带。每一次起跳、落地,都让她感受到钻心的疼。1分30秒的棒操项目中,她要双手持棒完成各项高难度动作,这对她的平衡感要求极高。她顶住压力,将动作完美呈现出来。下场后,教练一把抱住她,眼泪禁不住流下来。
眼下,何晓雅正抓紧恢复,准备快些重返赛场。她说,艺术体操是自己选择的路,她会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