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
“完整社区”来了
本报讯(记者李佳芳 通讯员李刚)家门口就有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食堂、维修点、家政服务网点等一应俱全,智能物业管理平台让生活服务“一键直达”……这样的“完整社区”,即将在沧州成为现实。
日前,市住建局会同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发改委、市公安局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全面启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到2026年底,全市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一个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环境宜居的“完整社区”试点。
所谓“完整社区”,不仅意味着硬件设施的补齐,更强调以人为核心的综合服务。根据通知,试点社区将围绕“一老一幼”重点群体需求,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从服务设施、生活环境、智慧社区、居民参与四个维度全面提升社区品质。
在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方面,相关社区将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理发店、洗衣店、药店、维修点、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新建社区要集中布局、综合配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既有社区可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补齐短板。另外,统筹若干个完整社区构建活力街区,配建中小学、养老院、社区医院等设施,与“15分钟生活圈”相衔接,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
在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方面,相关部门将加强相关社区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安防、停车及充电、慢行系统、无障碍和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完善设施运行维护机制,确保设施完好、运行安全、供给稳定。鼓励具备条件的社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设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营造全龄友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鼓励在社区公园、闲置空地和楼群间布局简易的健康场地设施,开辟健身休闲运动场所。设置多处垃圾分类收集点,配置分类投放的垃圾箱,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有条件的社区配置供老年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使用的无障碍专用厕所。
更令人期待的是,社区将迈入“智慧时代”。未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融入社区管理,整合家政保洁、养老托育等社区到家服务,链接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资源,建设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务圈。
此外,社区治理也将更注重居民参与。有关部门将通过搭建沟通议事平台、推进设计师进社区等,引导居民全程参与完整社区建设;对于涉及社区规模调整优化、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改造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同时,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有效对接群众需求,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目前,各县(市、区)正抓紧摸底社区现状、选取试点对象,并将在9月底前制定实施计划;明年10月底前完成主要建设任务,2026年底前进行全面总结和推广。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试点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沧州人享受便捷、舒心的社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