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杂技节让吴桥“双节游”更火了

2025-10-04
来源:沧州日报

能看能玩能体验

杂技节让吴桥“双节游”更火了

本报记者 李 倩

锣鼓声疾,喝彩如雷。10月3日清晨,在吴桥杂技大世界的“江湖文化城”内,身着彩衣的艺人一个利落的空翻,稳稳落在数人叠起的高台上,引得围观游客爆发出震天的叫好声。连日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举行,“杂技之乡”吴桥县迎来八方宾客,当地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吹破天”小剧场被围得水泄不通。杂技演员何树森的“鼻奏唢呐”刚起调,就把游客的目光牢牢锁住。只见他嘴角噙着三只唢呐,鼻尖上还架着一只,《百鸟朝凤》的旋律从不同乐器中同时流淌而出。这时,一只彩色转盘在他手指上飞速旋转,何树森还不忘展示口技,模仿鸟鸣,这让前排一位河南游客忍不住连连拍手叫好:“太精彩了!他的手上、嘴上、鼻子上全是活儿!”

天桥把式广场上的“上刀山”,更是让游客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杂技艺人李亮赤着双脚,一步步踏上寒光闪闪的铁铡刀梯,每走一步,刀刃与脚掌接触的瞬间都让人群发出一阵吸气声。当他爬到梯顶,突然以腹部顶住圆台、放开四肢悬空时,现场惊呼声一片,来自天津的游客王蕊下意识捂住嘴,直到李亮平稳落地才松了口气:“我看得腿都软了,这就是老辈人说的‘内练一口气’吧,太震撼了!”

在沧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彩戏法”代表性传承人王立刚手里,瓷碗和小红球都像被施了魔法,让人眼花缭乱,掌声喝彩声不断响起。

“猜不着、看不透,到底怎么做到的?直到现在,我满脑子都是问号。”来自山东的游客滕先生笑着说,对吴桥杂技向往已久的他,这次和朋友专程坐旅游大巴前来,看到了精彩的现场版《三仙归洞》,大饱眼福。

新落成的吴桥杂技博物馆,也成为许多游客的打卡地。杂技节期间,吴桥杂技文化艺术展在这里火热举行。许多参会嘉宾及游客来到这里观看展览。“通过看展,我知道了吴桥杂技至今已衍生出十一大门类、数百种特色节目,真是增长了知识。”前来观展的刘女士对记者说。

在这个假期,杂技节带火了吴桥文旅市场。杂技大世界景区内,杂技魔术道具小店被围得水泄不通,老板忙得满头是汗却笑容满面:“这几天的营业额,抵得上平时一个月!”景区外的停车场,来自北京、山东、河南等地的车辆排起长龙;县城里多家宾馆、民宿提前一周就已预订一空。“我们特意选了杂技节期间来吴桥,就是想沉浸式体验最地道的杂技氛围。”游客王艳茹表示,他们晚上还跟着街头艺人学两招,非常有意思。

吴桥杂技艺术节期间,慕名来吴桥旅游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以节促旅,文旅融合的效应正在显现。”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杂技节不仅奉献了高水平的国际赛事,更精心策划了民俗杂技街头表演、非遗展等互动活动,让游客不仅能“看”,还能“玩”、能“体验”,全方位感受吴桥独特的杂技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