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左氏联手拳法传承人左家宝
自掏腰包建“武馆”义务培养“武术娃”
本报记者 康学翠
左家宝的学生又获奖了——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七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中,他们摘得了多枚金牌、银牌、铜牌。左家宝甭提多高兴了,于他而言,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他坚持传承左氏联手拳法的动力。
在位于青县金牛镇孝廉庄村的左氏联手拳法传习基地,记者见到了左家宝。“我的祖辈就练左氏联手拳法,到我这是第八代了。左氏联手拳法包括格斗术、防身术、点穴法、接骨疗伤等十几个门类,今年还入选了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起左氏联手拳法,34岁的左家宝滔滔不绝。他自小习武,经常练到凌晨两点多,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小时候的他觉得“打起拳来很威风”。成年后,为了生活,他到南方打拼,闲暇时总会操练几下,“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不敢丢,也不能丢。”
2019年,左家宝回到家乡,正式担起传承的重任。那时,传承上有很多规矩,诸如传男不传女、不传外姓人等。左家宝与老师傅们商议后,推翻了这些“陈规陋习”。当“喜欢且身体条件符合的孩子们,都可以学习左氏联手拳法”的通知发出后,孝廉庄村及周边村的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们前来咨询,就这样,左家宝的院子成了“训练场”。后来,因为招收的孩子越来越多,左家宝就自掏腰包新建了一个“训练场”,该“训练场”被当地相关部门确定为左氏联手拳法传习基地。
传习基地占地420平方米。每周一到周五晚上以及周六日白天,左家宝和几个老师傅就在基地教孩子们。因为左氏联手拳法涉及的门类较多,他们精心设置课程,在保证孩子们全面学习的基础上,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重点培养。“像左承志擅长格斗术,窦一岚擅长剑术,沈晨怡擅长防身术,李德雨擅长刀术,刘俊辉擅长拳术,沈鑫诺擅长擒拿术……”提到爱徒,左家宝如数家珍,他还把孩子们在赛场上的表现细节一一记在心里,只为赛后能更好地指导,让他们的技艺更加精炼。
左家宝和老师傅们沉浸在传承教学中,学生达到了数十人。可左家宝不满足。他认为,传承就是要更多人了解、学习。2023年,他们与金牛镇、上伍乡的中小学达成“合作”,每周进校园义务传授左氏联手拳法,反响很好。这让左家宝信心倍增,他想着把“武术进校园”活动向全县中小学推广。为此,他与青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对方非常支持,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左家宝认为,传承不只是传承技艺本身,还有其精神内涵。“我年轻时外出闯荡,经历过不少波折,我觉得坚持下来,跟习武关系很大。”他说,这也是他在中小学推广左氏联手拳法的原因之一,除了强身健体,习武还可以帮孩子们培养自信心和意志力。这些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