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的海岸线》全国宣推会明日沧州启航 蓝色动能澎湃北方大港

2025-10-10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央广网沧州10月10日消息(记者 李瑶)碧海之上,白帆追云;沧州湾畔,潮声唤新。近日,河北沧州黄骅港再传佳音——综合港区与散货港区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比去年提前整整十日。这涌动的数字,是海与城共鸣的节拍,是海港人写给蔚蓝的壮丽诗篇。

10月11日,沧州黄骅港将迎来又一个重要时刻——《行进的海岸线》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全国宣推会将在这里举行。活动将聚焦“十四五”以来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成就,在沧州这片向海图强的热土上,开启一段跨越万里海疆的“活力中国”采访调研征程。

黄骅港综合港区集装箱码头(央广网发 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宣传办供图)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万物的纽带,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我国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和1.4万多公里岛屿岸线,蜿蜒的海岸线上蕴藏着发展的无限动能。近年来,沿海各地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蓝色经济”正破浪前行,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沧州,渤海湾畔一颗正在发光的明珠。这里,向海发展不仅是战略,更是一种精神溯源。大陆海岸线曲折如歌,港口能级不断跃升,现代临港产业如珍珠串联,海洋生态治理也写下了动人的绿色注脚。这里,书写着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成为中国北方沿海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4年,沧州黄骅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55亿吨,同比增长7.35%,增速居全省第一,其中,煤炭下水量完成2.14亿吨,连续六年居“北煤南运”港口首位;集装箱完成84.62万标箱,同比增长35.7%。沧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黄骅港跃升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

科技为舟,绿意为帆。依靠科技赋能,加快绿色转型,黄骅港煤炭港区成为全球首家全流程智能作业的干散货港口、全国首家作业现场全面无人的智能化煤炭港口、全国首个煤炭码头零碳试点项目,获得“亚太绿色港口”称号、全国首个五星级绿色港口。

黄骅港煤炭港区(央广网发 国能黄骅港务公司供图)

在此背景下,《行进的海岸线》全国宣推会选择在沧州举行,具有深远的意义。宣推会上,央广网、沧州市、黄骅市、国能黄骅港务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领导和海洋经济领域专家将齐聚一堂,畅谈黄骅港口建设,共话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行进的海岸线》宣推会自沧州扬帆启程,一段记录海洋经济奋进征程的壮阔旅程就此展开。宣推会结束后,央广网记者将循浪而行,深入沧州沿海一线,以产业为骨、文化为魂、生态为韵、民生为本,展开多维度深度走访,用浸润温度的镜头,描摹沧州向海图强的雄浑气魄,定格蓝色经济澎湃发展的生动细节,呈现一幅勇立潮头、气象万千的渤海湾发展长卷,讲述一个关于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隽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