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蹬大缸代表性传承人周爱——
“铁脚姑娘”玩转大缸
本报记者 张梓欣 本报通讯员 潘海萍
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有位以“铁脚”闻名的杂技演员——周爱。她能仰卧蹬起90公斤大缸,即使缸里坐人双脚也能轻松驾驭;她带着绝技走出吴桥,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展示吴桥杂技的“惊、险、奇、绝”。她还成为沧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蹬大缸代表性传承人、吴桥杂技大世界新“江湖八大怪”之一。
今年38岁的周爱出生于吴桥县铁城镇南关村一个杂技世家。从小受家庭熏陶,她非常喜欢杂技蹬大缸项目。1996年,9岁的周爱拜杂技名家魏春华为师,专攻“蹬技”。“蹬技分轻重,重至百斤大缸,轻到绢制花伞,考验的是脚的力度、平衡与感觉。”周爱回忆,初学“蹬大缸”时,她躺在特制的土炕上,双脚蹬缸反复练习旋转、腾翻。“掌灶要稳,失托就砸!”师傅的叮嘱让她不敢懈怠。她每天压腿、压缸超8小时。凭借这份执着,她16岁便能独立完成“蹬大缸”“蹬桌子”等经典节目,成为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内最年轻的一级演员。
2014年,周爱以精湛技艺获评新“江湖八大怪”,却并未满足。她发现观众十分喜爱互动性节目,历经半年钻研,独创“蹬杠”节目。她邀请游客坐上竹杠,在她脚尖的控制下完成旋转、升降等动作,让游客直呼精彩。
目前,周爱已有12名弟子活跃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杂技舞台。“教徒弟要先练心,再练技。”她沿用“土炕练功”的传统方法,更引入现代体能训练理念,让古老技艺与科学训练结合。
“杂技是中外文化交流之‘桥’。”作为文化使者,周爱带着“蹬大缸”节目到德、美、俄、韩等10余个国家进行表演,助力吴桥杂技文化花开世界舞台。
2009年,她携创新节目《鼓韵—蹬鼓》亮相第十二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以鼓为器,将传统蹬技与鼓乐艺术融合,以灵动的节奏变化和精准的控制力一举斩获银狮奖。同年,她在大型杂技剧《江湖》中担任主演,将蹬技与剧情深度结合,演绎出吴桥艺人的江湖传奇。从央视“走进科学”到“电视吉尼斯”栏目,她表演的“蹬大缸”节目备受观众喜爱。
如今,周爱身兼教练与演员双重身份。在杂技大世界的练功房里,她手把手教小学员压腿、控缸,将“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心得倾囊相授。周爱说:“希望更多年轻人喜欢上杂技,让吴桥杂技这张文化名片永远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