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来了
本报记者 李智力 本报通讯员 左雪雪 张忠杰
10月12日上午,河间市故仙镇北新河村的玉米地里,两台履带式收割机正在作业。庞大的“铁牛”在泥泞田垄间稳健前行,将玉米“吞”入车斗,让种植户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这几天接连下雨,眼见地里的玉米还没收,晚上都睡不着觉,就怕一年辛苦白费了。”北新河村种植户朱秀英说,有履带式收割机帮忙,她家的10亩地很快便收割完毕。“粮食没糟践,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她说。
今年,河间市秋收时节遭遇连续阴雨天气,田间积水让传统轮式收割机难以作业,玉米滞留田间,农户们心急如焚。针对这一情况,河间市农业农村局迅速启动“抢收抢种”行动,组织履带式收割机开展抢收工作。
在抢收一线,河间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现场调度机械,并向农户细致讲解雨后抢收抢种技术要点。
“我们已经对本地21台履带式收割机实行动态管理,并计划再引进20台补充运力。”河间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股相关负责人刘铁伟介绍,他们通过建立“需求清单”与“调度台账”,实现了农机资源的精准管控。调度中,他们优先安排农机前往积水残留多、土壤黏重的地块,并推行“分片作业、昼夜轮班”模式,确保“农机不停转、抢收不断档”。
针对阴雨天气下玉米易霉变的问题,农技人员指导农机手调整割台角度和脱粒滚筒转速,减少湿玉米粒破损。他们还提前对接烘干塔和晾晒场,使收获的玉米能够直接转运处理,避免堆积变质。
目前,河间市85.03万亩玉米已收获30余万亩,抢收进度超35%。随着天气转晴,更多“铁牛”将加入抢收行列,抢收工作会进一步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