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7日起,河北省多地迎来降雨降温天气。面对阴雨天气的不利影响,河北省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整合烘干、仓储、物流、销售等资源,推行烘干收储一条龙服务体系,让农民省心又省力,全力提升玉米归仓质效。
河北气象台预报显示,17日白天,唐山、秦皇岛和保定、廊坊及以南地区阴有小雨。18日,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四地的西部山区有零星小雨或小雨。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了解到,为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秋粮存储等紧迫问题,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公布了全省各地粮食烘干设备服务信息表。
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北良寨村,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金黄的玉米经传送带送入烘干塔,烘干后的玉米粒颗颗饱满、色泽鲜亮。“烘干塔能精准控温,把玉米水分从40%降到14%左右,既保品质又防霉变。”武邑县北良寨村村民李百楼说。
据李百楼介绍,他所在的合作社采用统一收购、统一储存、统一烘干、统一销售的模式,为农民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农民送来的玉米可直接过磅、登记、入塔,无需排队。而且合作社已对接好饲料厂、粮食收购点,烘干后玉米检测达标即可当场结算,保障了农民的收益。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刚收获的玉米通过传送带输送至仓储区域。新华社记者王昆摄
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农业、交警等部门统筹辖区内25家粮食烘干企业,以各烘干点为圆心,打造“一刻钟运输圈”,构建起24小时不间断的烘干收购服务体系。同时,针对部分农户运输难题,推出“共享农机”服务,实现从田间地头到晾晒场闭环运输。
记者在邯郸市肥乡区北高镇东高村玉米收购烘干点看到,一辆辆运粮车将刚收获的玉米送入烘干塔。肥乡区北高镇焦寨村种粮大户于彦兵说:“我们这儿附近15分钟内肯定能找到烘干点,而且是24小时随到随烘干,心里特别踏实。”
为了让服务更精准、更高效,肥乡区还创新推出全域粮食烘干和收购服务电子信息表,通过覆盖全区各村各户的微信矩阵群传到每一位农民手中。农民只需打开手机,就能清晰查询到距离自己最近的烘干网点位置、实时仓容、设备烘干能力以及当前排队情况等信息。
肥乡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邢学明表示,他们通过绘制粮食烘干和收购服务电子信息表,将分散的资源系统化、可视化,目的就是让数据多跑路、让农户少跑腿。目前,全区日烘干能力已达到3600余吨,基本实现了粮食即收即烘、即烘即储,有效解决阴雨天气导致的粮食霉变风险。(记者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