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深层地下水位近3年回升2.7米

2025-10-19
来源:沧州日报

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沧州深层地下水位近3年回升2.7米

本报讯(记者杨昊文)记者日前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市水务系统紧紧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聚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我市深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56.32米,同比回升1.29米,较2018年同期回升8.04米,其中近3年累计回升2.7米。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印发《沧州市2025年全社会节约用水工作要点》,成立节水工作协调机制,不断推进节水载体建设。对标《沧州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要求,市区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任丘市、河间市、泊头市、渤海新区黄骅市、盐山县、献县6县市建成“省级节水型城市”,16个县(市、区)全部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市累计建成节水型高校7所,节水宣传街4条,节水科普馆7个,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1家,省级节水型园区2家,省级节水标杆企业2家,市级以上节水型企业43家。

在取用水管理方面,我市深入实施计划用水管理,指导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多种方式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取水行为,完善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同时,为系统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积极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将南运河、子牙河、滹沱河、滏阳河和南大港湿地5条重点河流(湖泊)纳入水利部母亲河复苏行动名单,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四乱”清理整治,科学实施生态补水。坚持“节、换、补、管”综合施策,开展海水入侵调查与监测,持续巩固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效。

此外,我市创新开展地下水回补试点,承接水利部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建成地下水人工回补试验场,截至9月份,累计回补地下水量28.5万立方米,成功建立沧州市深层地下水回补能力数值模型。同时探索推进合同节水试点,吸引社会资本和节水服务企业积极参与,拓展合同节水应用场景,实现政府、用水户、节水服务企业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