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利冉”合作社为农户解忧——
湿粮霉粮 全部收购
本报记者 孙 杰
10月29日下午,盐山县小庄镇东璋壁村的利冉种植专业合作社内一派繁忙景象。看着合作社门口排起的长队,合作社理事长战召利高声安抚大家:“大家别着急,今天来多少粮食,我们就收多少!”
利冉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当地农户心中的“靠山”——这些年,利冉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粮食收割、收购、销售“一条龙”服务,让当地农户得到了实惠。
今年秋收,天公不作美。接连的阴雨天气让田地泥泞不堪,联合收割机寸步难行。看着田里熟透的玉米收不上来,农户们急得团团转:“再不收,一年的辛苦就打水漂了!”许多农户为此找到了战召利。
战召利来不及犹豫,紧急购入两台履带式收割机,并带着合作社员工和收割机手连轴转,帮有需要的农户抢收粮食。
收割难题刚解决,湿粮存放与销售又成了新的“拦路虎”。“往年玉米收完后湿度只有20%左右,晒两天就能卖。今年湿度接近40%,堆在家里不出三天就发霉。”东璋壁村村民许永发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忧虑。
战召利立刻联系了常年合作的收购方,一次又一次沟通协商,终于与对方达成新的合作协议。眼下,无论优质粮还是湿粮,甚至霉变粮,合作社全部收购,而且坚持“随到随收、当天结账”。消息很快传遍了周边村庄,农户们纷纷拉着粮食往合作社跑。
那段时间,合作社的灯每天都亮到深夜。脱粒机飞速运转,清洗设备仔细筛选,烘干塔持续工作,最后粮食被送入干粮仓妥善存放,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小庄镇北良村村民刘勇将自家收获的15亩玉米全都送到这里。由于储存不当,部分玉米已经霉变,但合作社仍将他家的玉米全部收购,让他悬着的心落了地。“价格也行,一公斤卖到一块二,如果不送这儿来,玉米就都发霉了。”刘勇说。
有员工不解,往年合作社基本不收霉变玉米,今年为何要“自找麻烦”?
战召利笑着说:“今年天气不好,农户普遍都很难。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支持咱合作社发展,如今该是咱帮农户扛事儿的时候。”他早已规划好各类玉米的处置路径:品质好些的玉米烘干脱粒后,卖给相关加工企业;霉变的玉米,经烘干处理后将被送往生产工业酒精的工厂。“这样一来,粮食既没浪费,又减少了农户损失,虽然利润少点,但心里亮堂。”战召利说。
连日来,利冉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累计收购粮食近五千吨。看着车间内烘干后的玉米堆成了小山,农户们拿着结算单脸上满是笑容,战召利很是满足,“能帮农户守住‘粮袋子’、鼓起‘钱袋子’,这买卖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