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商厦员工梁秀敏
心里有份“口味清单”
本报记者 邢 程
11月3日8时30分,华北商厦超市的卷帘门还没完全升起,梁秀敏就已经扎进了干果区,开始做准备工作。她一边仔细查看新疆葡萄干品质,一边和记者说:“这玩意儿娇贵,湿度差一点口感就变了,哈萨克族老顾客就爱这口儿。”说话间,她仔细挑出了几颗不好的葡萄干,扔进了废料盒。
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干果柜台,梁秀敏已经工作了10多年。在这里,梁秀敏总能让各族顾客找到熟悉的味道。
“小梁,前段时间我和你说的那种咸口的纸皮核桃有货了吗?这种核桃剥着不费劲儿,果肉饱满,我们全家都爱吃。”商厦刚开门,年过七旬的顾客马秀芬就来到干果区,熟落地和梁秀敏打着招呼。梁秀敏冲着对方一笑,弯腰从货架下层拿出一个装得满满的小购物袋,“早给您留着呢!特意挑了一些个头儿大的,还是您习惯的那个口味。”马秀芬笑着接过:“你这记性比我闺女还好。”
如此熟悉顾客的喜好,是梁秀敏一点点总结出来的。刚负责干果区时,她发现不少顾客总在柜台前犹豫。维吾尔族顾客想找正宗的和田红枣,蒙古族顾客偏爱奶香味的坚果,却常常因为分不清哪个品种更好而拿不定主意。从那以后,细心的梁秀敏认真总结归纳,将这些顾客的喜好默默记在心里,并记在本子上,形成了一份“口味清单”:新疆顾客爱甜香,和田枣、无核白葡萄干优先推荐;内蒙古顾客喜欢醇厚口感,奶枣、盐焗巴旦木需重点备货……
“其实我没做啥大事,就是把各族顾客都当成家人,他们喜欢啥,我就多备点,并给他们提供最热情的服务。”梁秀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