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悠然写下:“有酒盈樽”
李白豪迈吟诗:
“金樽清酒斗十千”“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些传世诗句中的“樽”长什么样?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
当你穿越到东汉的宴会做客
一群人席地而坐
宴会主人正用一把长勺
从高级“温酒器”中舀酒递给宾客喝
这件“温酒器”很有可能长这样↓↓
金银涂乘舆大爵酒樽
便是来自东汉的高级“温酒器”
整体分为酒樽和承盘两部分
酒樽用于盛酒,承盘用于温酒
酒樽为直筒状
外壁采用细线镂刻描绘出
流云缭绕间,西王母端坐,羽人飞舞
奇鸟异兽穿梭其间的仙境图景
盖上有三只朱雀展翅欲飞
两侧透雕有蟠龙铺首衔环
底部有三只小熊作足
小熊们张口吐舌、面相狰狞
承盘稳稳地托住酒樽
下方也有三只小熊作足
更惊艳的是
在两个铺首和六只小熊上
镶嵌了玛瑙、绿松石、水晶等
全国各地出土的类似酒樽数量稀少
如此精美的更是极为罕见
那么
如此精美的酒樽是谁在用呢?
托盘底沿的隶书铭文里藏着答案
可知这件酒樽
为官造“蜀郡西工”的杰作
秦到西汉初年
成都有官方指定漆器生产基地“东工”
到西汉以后又设立了“西工”
即后来的“蜀郡西工”
“蜀郡西工”所生产的物品种类繁杂
包括青铜器、织锦、漆器
甚至铁器刀剑等
且工艺精巧,制作精良
由于工官的特殊性
这些高级工艺品一般不在市面流通
而是直供皇室与官府
此外
乘舆最初指战车
后泛指皇帝使用的器物、车马
并代指帝王
因此,这件酒樽的铭文表明了
其是蜀郡西工专为皇室制造
再根据
酒樽的出土地张庄桥汉墓的
形制、规格、玉衣片等看
可推断出该墓应是诸侯王墓
所以,这件酒樽应是
东汉皇室赏赐给某代赵王的珍贵酒器
这件酒樽集合多种高超工艺
包括鎏金错银、细线镂刻、镶嵌等
整体采用鎏金错银工艺
通体以鎏银为底,纹饰则采用鎏金装饰
金银交织,熠熠生辉
外壁纹饰采用细线镂刻工艺
工匠们錾刻出一幅幅仙境图景
需要极其高超的技艺和稳定的手法
酒樽的熊足和铺首采用镶嵌工艺
展示了东汉工匠
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这件酒樽“精致”而不奢华
给人感觉
它只是一件做工精细的酒器而已
这也反映了东汉光武帝刘秀提倡节俭的思想
当你下次吟诵那些传世诗句时
脑海中或许就会浮现出
这件酒樽的模样
它正静立于邯郸市博物馆的展柜中
等待着与你相遇
监制丨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