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中拓”公司研发智能运维系统——
远隔重洋 也能“瞧病”
记者 李智力
11月14日,记者在位于泊头市的沧州中拓冷弯成型设备有限公司的技术工作间看到,技术人员任寅迎正用电脑操控运维系统。“我们刚刚通过这套系统帮阿塞拜疆的客户解决了设备程序问题,对方很满意。”任寅迎说。
人在泊头,就能为远在国外的设备“隔空把脉”。任寅迎说,这套“隔空诊疗”的本领,全靠公司最新研发的远程运维系统。它就像一个“智慧大脑”,有了它,即便远隔重洋,国内技术人员也能为相关设备“诊治”。
“设备出海,最头疼的就是运维。”公司负责人徐连星说,公司生产冷弯成型设备广泛应用在压力容器、汽车配件生产流程。过去,“出海”的设备一旦“趴窝”,客户往往束手无策,只能等着国内技术人员来到这里维修。这一等,不仅耽误时间,还会造成客户生产停滞。
能不能让设备运维不再受地域限制?技术人员任寅迎和团队萌生了新想法——通过远程平台实时掌握设备状态,协助排查故障,甚至让机器自己会“思考”,提前发出预警。
适应这个思路,一套具备预测能力的远程运维系统应运而生。技术团队在设备关键部位装上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实时采集数据,再通过西门子网关、阿里云等平台将数据传回运维中心。中心的运维系统能随时显示设备运行状态,还能借助相关算法,对故障进行智能分析。
“当系统判断某部位有85%以上的概率要出问题时,会立即向客户发送预警,并附上三维动画演示维修步骤,指导客户自主处理。”任寅迎说。
这套系统还是个“有心人”。任寅迎说,所有故障数据都会被记录在案,通过智能算法分析,系统能判断设备设计参数、部件配合等对设备寿命的影响,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机器学习模型,为下一代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以DeepSeek等大模型为核心的工业任务模型,如今已成为“中拓”公司远程运维的“智慧大脑”。它结合本地知识库,不仅能实现故障诊断、预警与处理的闭环管理,还能通过智能问答、装配指导等方式,为工程师提供决策支持。从生产调度到终端控制,再到工艺指令的自动生成,这套系统实现了从感知、分析到决策的全流程智能化运维。
“简单说,这就是个‘云边端’协同的数据处理与预警系统。”任寅迎解释道,“它打通了跨平台数据,通过仿真还原设备真实行为,相当于给智能制造装上了会思考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