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动沿海经济带建设
——二谈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构建“一港双城三带四区”发展格局,打造沿海率先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沿海经济带建设是关键一环。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必须把高质量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作为重点,主动作为,全力推进,使沧州真正成为河北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
沿海有港是沧州最大的优势。近年来随着黄骅综合大港建设运营,“港产城”融合不断提速,沧州沿海开发开放风生水起,演绎着一幕幕“靠海而兴”的发展大剧。同时,我们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中塑造新的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具有协同特点的产业加速崛起;抢抓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机遇,黄骅港作为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写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设立了全国首家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区,拉开了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沿海经济带建设是省委确定的战略重点,更是沧州发展的战略支点。在新起点上推动沧州高质量发展,必须高质量推动沿海经济带建设,对标国际一流港口和沿海开放城市,按照“一港双城三带四区”发展格局和省委“八个加快”要求,进一步打造陆海联动、区域协调、更加国际化的开放沧州。坚持陆海联动,统筹陆海资源配置,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加快“港产城”融合,促进海港、陆港、信息港一体发展;坚持区域协调,按照“四个注重”思路要求,进一步放大协同发展的“沧州现象”,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坚持国际化方向,充分利用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区平台,加强对欧洲各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开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推进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要依托港口枢纽优势和辐射效应,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强化招商引资,努力再上一批投资大、链条全、带动力强的战略支撑项目,推进产业整合、组团集约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要加快建设生态宜居滨海新城,推进相向融合对接、错位发展,唱响新时代沧州发展“双城记”。
高质量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在全市沿海经济布局中没有旁观者。市直各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从资金、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各县(市、区)要树立强烈的沿海意识、开放意识,主动融入沿海经济发展大局,既借助港口辐射带动,积极引导本地优势产能在扩大开放中提升产业竞争力,又依托沿海优势,加快吸引集聚更多优质要素和高端资源,带动产业海陆联动、集群发展,不断提高全域联动、全域开放水平,构建全市大开发、大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