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处方”应对常见职业病

2018-04-28
来源:沧州日报
“三张处方”应对常见职业病
本报通讯员 李更生 本报记者 王汝汀

  4月25日至5月1日,是我国第16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市疾控中心提醒,全社会对职业病防治的意识亟待提高,广大群众要在工作中防患于未然。针对我市普遍存在的职业病,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士也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方案。
  化工行业和铸造业是职业病“重灾区”
  据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我市存在的有害危害行业主要有两类,一是化工行业,二是铸造业。根据市疾控中心对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调查结果,7492名接受健康体检的企业员工中,受到工作影响而引起伤害的有396人,其危害因素多为粉尘、噪声等因素;1661名接受健康体检的放射人员中,有42人受到电离辐射的影响。
  化工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氨、氯气等。涉及的行业有皮革加工业、家具制造业、毛刷制造业、橡胶制品业、涂料及颜料制造加工业、塑料制造业、印刷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油漆工种。吸入或口服大量苯、甲苯、二甲苯后,吸入者会出现兴奋或酒醉感,恶心、头昏、刺激眼睛、灼伤皮肤、疲倦伴有粘膜刺激症状,长期接触对造血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铸造业对人体有害物质主要是粉尘、烟尘、噪音、高温等,其中矽肺是尘肺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两张处方” 预防尘肺病和有毒有害气体
  怎样预防尘肺病?在从事粉尘作业前,应该到有资质的职业性健康体检机构,进行粉尘就业前的体检,特别是做拍胸片检查。有各种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呼吸道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工人,尽量不要从事粉尘工作。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生产性粉尘,有条件的可要求厂方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采用湿式作业,如采用湿式碾磨石项、矿山湿式凿岩等作业方式,防止粉尘飞扬,达到降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目的。在粉尘作业环境中,工人均应佩带合格的防尘口罩。每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发生可疑肺部改变的工人,应及时就诊。
  怎样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对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工人,在上岗前先要了解可能接触的化学物。在每次作业前,必须确认工作场所符合安全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场配备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工人要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服装等。在作业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存在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必须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进入较易发生中毒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当发现有中毒情况时,非专业施救人员不能盲目施救,在救人前先拨打110或119报警。
  “一张处方”远离“电脑综合征”
  视屏显示终端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视觉系统(如视觉疲劳、视力减退、晶状体混浊、色觉异常等)、骨骼肌肉系统(如颈、肩、背、腰、腕及关节的疼痛;骨骼肌疲劳和慢性损伤等)和神经行为功能(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和心理卫生的不良影响等)的改变。还有一些人甚至患上“电脑综合征”,因长期操作电脑而引起心身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的症状,表现为易失眠、头晕、头痛、精神不集中、食欲差、情绪易激动等。
  给视屏显示终端作业人员或长期使用电脑者的健康建议:合理调整作业环境,如适宜的光照和温湿度等;配备符合人体工学能根据作业人员情况进行调节的桌、椅,改正不良用眼和坐姿习惯;避免连续长时间工作,合理安排工间休息;健康饮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