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挂满红马甲
——盐山刘丽香三年义务为志愿者清洗红马甲
本报记者 王汝汀 本报通讯员 王洪胜
盐山南杨庄村刘丽香家的小院里,经常晾晒着几十件清洗过后的红马甲。阳光下的红色马甲,映衬着刘丽香满满的爱心。刘丽香是盐山县燕赵志愿者协会的会员,三年来,她坚持义务为会员们清洗红马甲,暖心的举动,感动了所有的志愿者和周边人。
从2017年1月开始,燕赵志愿者协会几乎每周都要开展活动。每次志愿服务结束后,协会会收回集体存放的红马甲,由于志愿服务比较劳累,收回的红马甲,或多或少都有些脏。“如果不清洗,等下次活动,志愿者们直接穿戴,太不卫生。”于是,刘丽香挤出时间,为志愿者们清洗红马甲。每次清洗,刘丽香都是起早将红马甲泡在3个大洗衣盆里,倒上洗衣粉,等中午下班后一件一件用手搓洗,第二遍清洗时,再放在洗衣机里,确保清洗干净。
刘丽香有自己的工作,业余时间除了参加志愿活动,又主动承担了洗衣服的任务,很是辛苦。她说:“每次看到志愿者们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我的心情就很舒畅,也不觉得累了。”刘丽香是燕赵志愿者协会的副会长兼公益部部长,负责收集救助资料以及救助审核工作,清洗整理这些红马甲是分外的事。红马甲多的时候,有时要清洗80多件,清洗晾干后,还要逐一整理好,放进箱子里,等下次备用。“事情不大,但贵在坚持。刘丽香做的这一暖心的小事,都值得人们点赞弘扬。”协会会长杨凤利说。
刘丽香今年41岁,除正常上班外,还要照顾孩子。她在2013年就加入了盐山的爱心组织。2017年1月,她和几名爱心志愿者牵头成立了燕赵志愿者协会,秉承“大爱无疆,善行天下”的信念,坚持每天捐献一元爱心钱,帮扶弱势群体。他们先后走进敬老院、安养院、贫困家庭等,为有需要的人送去现金、米面油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称赞。这些年,除一天一元爱心捐款外,刘丽香还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残疾儿童和留守儿童捐款捐物。
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刘丽香被共青团盐山县委评为“优秀志愿者”。带着这份鼓励,她表示,自己将继续投身公益事业,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