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青年看河北·追梦新时代”主题活动在革命圣地西柏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3天时间里,来自全省的数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代表,深入探访我省具有“新中国第一”意义的教育实践基地,在邯郸缅怀先烈,在石家庄触摸发展,在衡水品味底蕴,最终于西柏坡胜利会师。
青年志愿者在武强年画博物馆前的合影
青年志愿者们发现了哪些“新中国第一”和特色目的地?
快来跟小编一起看↓↓
三个“新中国第一”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
晋冀鲁豫四省的英雄们,
陵园1946年3月奠基,
1950年10月落成。
青年志愿者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祭奠先烈
园藏文物、图片、烈士遗物1.5万余件,
目前陵园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青年志愿者在石家庄
河北钱币博物馆俗称“小灰楼”
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沕沕水水电站
位于沕沕水生态风景区,
1947年,
为解决兵工厂缺乏动力,
以及西柏坡用电问题,
中央工委决定利用沕沕水瀑布落差,
建设水力发电站。
为指挥三大战役,
解放全中国立下了大功劳,
被誉为“红色发电厂”。
现在,
发电厂旧址中还陈列着当时的设备,
供游客参观。
山底村抗日地道站遗址,
现存地道主巷1626米,
复巷304米,支巷13666米。
大洞2个,小藏身洞关口6个,
陷阱4个,直通枯井的地道2条。
地道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该地道遗址先后获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防教育基地”等称号。
武强年画博物馆,
占地总面积25100平方米,
馆藏文物10000余件。
现有5个展厅和一个仿古年画作坊,
展览陈列新颖别致,
既富有新的时代气息,
又有浓厚的民族、民间特色。
在这里,
可以看到雕版印刷术这一古老工艺。
这里既是年画艺术之乡的象征,
又是展示、研究农耕文化的殿堂。
博物馆馆藏丰富,
囊括了打击乐器、吹奏乐器、
弹拨乐器、拉弦乐器等各式乐器。
从陈列中,
可以见证了西洋乐器的演变与发展。
在每种乐器旁边都有一段文字,
这是对乐器进行的详细介绍,
便于游客进一步了解。
走进这里,
各种各样的乐器令人目不暇接。
馆内还设有乐器制作展览室,
可以亲眼目睹乐器制作过程。
衡水内画艺术博物馆前身为
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博物馆,
2003年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馆内收藏内画鼻烟壶及烟具等1000多件
展览通过精美的图片,
完备的音像资料,
优美的实物,
淋漓尽致地展示中国鼻烟壶文化。
追寻足迹,继续寻梦
为青年志愿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