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手印”请回来的“模范书记”
——记河间市二十里铺村党总支书记王志强
本报记者 郭玉培 本报通讯员 李世文
河间市诗经村乡二十里铺村党总支书记王志强回村任职,是村里所有党员联名写下恳请书,摁上红手印请回来的。上任之后,他让村里黑了多年的路灯重新点亮,燃起了村民心中的希望;组织修路、铺管道、建围栏、种荷花、撒鱼苗,让村庄靓了起来;建教学楼、敬老院,流转土地,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今年62岁的王志强,早在1985年就曾担任过北二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1998年,因业绩突出被破格提拔,先后担任过诗经乡党委委员、经联社主任、乡党委副书记、代理乡长以及河间市畜牧局党组副书记等职务。
王志强从村里离职后的一段时间里,北二十里铺村行路难、吃水难、排水难、干群关系紧张,各种矛盾日益突出。2009年4月,村里的党员联名写下恳请书,请王志强回村任职。看着恳请书上鲜红的手印,王志强坐不住了,他抛去所有阻拦,同年5月1日,在上级党组织的安排下,正式担任诗经村乡党委委员兼北二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第一天,王志强便找来电工,修好了路灯,也点燃了乡亲们心中的希望。村里通往东洼的土路,因年久失修,大坑连着小坑,遇到雨天泥泞难行,再加上村民侵占道路,严重影响出行。王志强决定先把这条路修好。修这条路,需要先把村民侵占道路种的麦子和树木挖掉,有的村干部担心村民阻拦,但出人意料的是,没有一人出来阻拦。
这些年来,王志强多次向有关部门争取,共筹集资金170多万元,为北二十里铺村新修了7条高标准水泥路,并铺设排水管道1062米,使该村街道形成了“三纵五横”新格局。同时,实现了村中所有街道全部硬化,成为河间市农村街道硬化样板村。
北二十里铺村一天天变好,而与之相邻的中二十里铺村和南二十里铺村,由于“两委”班子年龄老化,各项事业发展缓慢。2013年初,河间市、诗经村乡两级党组织决定,将三个二十里铺村党组织整合在一起,成立二十里铺村党总支,王志强任党总支书记。
村庄靓在景致,而美在心灵。二十里铺村打造了“道德文化墙”“道德大讲堂”两个德育载体,提升村民素质。“道德文化墙”临街设立,选取有关廉政、孝道、明礼、和谐、友爱等方面的传统文化内容,配以图画,绘于墙体之上。而“道德大讲堂”则固定在每月20日前后举办,请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士,通过讲美德故事和优秀传统道德理念,引导村民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此外,村里还建起了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卫生室等于一体的综合办公楼,引进了投资1000万元的绿色涂料厂、投资2.5亿多元的铝型材项目,建起了550亩农产品大棚种植基地,钢铁市场也由原来的10亩扩大到42亩,车床厂发展到100多家……
面对联村3000余名村民,王志强明显感到肩上担子更重了。他表示,只要能让乡亲们过得好,再重的担子他也要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