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红线意识 狠抓责任落实 全力开创我市安全生产新局面

2018-06-01
来源:沧州日报

强化红线意识 狠抓责任落实 全力开创我市安全生产新局面

沧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梅世彤

(二〇一八年六月一日)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改革发展大局,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其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强化责任落实、优化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创新,连续八年实现了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须臾不可放松,时刻不能懈怠。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生态宜居美丽沧州”的关键一年,安全生产责任尤为重大。对此,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担当尽责的工作作风,枕戈待旦的工作状态,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坚持底线思维,夯实安全发展思想根基。观念引领行动,思想决定未来。强化安全发展理念,不仅是现实的呼唤和时代的要求,也是民众的期盼和政府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是党和国家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体现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血的教训告诫我们,安全无小事,人命大于天,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松懈、疏忽大意。沧州市是石化大市、危化大市,安全生产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部署,认真总结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事故教训,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二、坚持齐抓共管,汇聚安全发展强大合力。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也是每个企业、每个市场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必须依法落实到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党政主要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带头落实“党政同责”;分管领导要靠前工作、一线指挥,统筹协调好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其他党政领导班子要落实“一岗双责”,认真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安监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三个必须”要求,依法监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时查找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整改落实,确保行业安全。广大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做到“五落实五到位”,确保生产经营安全。
  三、坚持改革创新,构建安全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发展,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手段,破解长期性、周期性、复杂性问题。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责任明晰、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要持续完善深化专家查隐患机制,实施“123+N”专家排查模式,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深度和广度。要加强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和量化评估办法,提高企业防范安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应急救援资源,提高工作效能,确保应急处置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救援有效。要严格落实好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不断完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要强化媒体、舆论和群众监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
  四、坚持依法治安,推动安全发展行稳致远。“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依法治安是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时代要求和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安全生产法》和《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上来,依法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执法监管频次和力度,坚持综合执法、联合执法、专项执法、集中执法常态化,开展解剖式、观摩式、差异化、扁平化、痕迹化执法,提高监管执法水平。要逐级落实县、乡政府“打非治违”主体责任,组织监管力量、执法骨干和专家,扎实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不漏掉一家企业、不放过一处隐患,从根本上消除和避免隐患产生。要坚持“严”字当头,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拒不执行监管监察指令、发生事故的企业,采取铁腕措施,真正把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追究法律责任“四个一律”措施落到实处,发现一起、严惩一起。
  今年6月份是第17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生命至上、安全发展”。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中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巩固发展全市安全生产的良好态势,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生态宜居美丽沧州”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