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杯“太美湿地·2018摄影游”散文作品选登○
□刘文杰
去赴一场醉美盛宴,去邂逅万顷碧波,去仰望鸿雁列阵,倾听鸥鸟和鸣,去亲近《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青翠扬波,去领略在水一方的伊人幻化成当代佳丽,去南大港做一次“太美湿地摄影游。”
主办方发起了集结号,摄影人肩扛长枪短炮,摩拳擦掌,手机拍客更是大众摄影里的生力军,在车内窗玻璃上已经挤满了相机和手机,焦急地远眺,怡情地自拍……
在夏日的骄阳下,风在芦苇尖儿上滚动,顷刻间涌起万顷碧波,洼地青纱帐此起彼伏,芦苇间仿佛演奏起“沙、沙”的合鸣,惊起成对的芦雁、水中觅食的斑头雁、孤独的大鸨和呼啸而逝的云雀……
来到湿地码头,正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快气氛中时,从左手方向,水的深处,一群栗色斑头雁欢呼着,几乎贴着水面翱翔。近了,再细看,一叶冲锋舟将河面犁开,澎湃起一河碧水,犁开一道白白的水线,在眼前呼啸而过,紧跟其后的一群鸥鸟极力地扇动翅膀,鸣叫着,跟随着劈波斩浪的主人接受观光者的检阅。
此时,我眩晕了,是法国纪录片《迁徙的鸟》中的斑头雁伴着滑翔机慕名拜访南大港湿地?也做一次空中的巡弋。瞬间的意念被风一样掠过的鸟羽冲击波击醒,在摄影大军的长枪短炮中,贴着河道飞翔的群鸟瞬间昂头高飞,舒展开一米长的双翼做空中盘旋,它们在空中欢乐鸣叫、相互呼唤,接着一个跟着一个俯冲而下,在水面滑翔,斑头雁扇动起巨大羽翅,将涌起的水波变成雪白的齑粉,鸟们顺势踩着水面,悠闲地在河水里徜徉,随后自觉地排成一队,跟在冲锋舟后面。
我们乘坐的游艇在湿地水域前行,蒹葭苍苍,青青的芦苇夹河道两侧葳蕤成风景。初夏天气猛地热了起来,船舱里闷热,打开窗户,芦苇摇曳送来清爽的风。此时,呼吸间有了茵茵碧草的气息。
在廊桥栈道,琴瑟和鸣的雅乐伴着汉服翩然的淑女,小提琴的清新悠扬和着模特优雅的气质,抑或是游人兴奋的说笑聚焦在一帧帧清波翠苇间。而大洼里的鸟们,并不避讳,在如韶音雅乐的伴奏下,在空中翩然起舞,一对对爱情鸟在芦苇的柔波里追逐、翻飞、嬉戏,相互间亲昵地召唤,叽叽喳喳成欢乐鸣。而一对成年的斑头雁,就在亭台水榭的一弯碧水里相顾巡游,在我们身旁或踱着方步悠闲地觅食,交颈耳语,驻足欣赏着人类奏响的醉美音乐和汉服舞动的霓裳之舞。
湿地是陆地和江、海的缓冲地带,茫茫的沼泽是极浅的“湖泊”。它调节气候,涵养水分,净化着水质,是地球之肾。
南大港湿地被芦苇分割成一片片浅浅的沼泽,万顷沼泽孕育出丰富的鱼虾蟹贝,碧波荡漾的芦苇荡是白鹳、大雁、大鸨众多水禽的栖息地。丰富的水生动物、植物哺育着万千鸟类,它们在这里筑巢哺育、繁衍生息。同时,这里也是候鸟南北迁徙与东西迁徙的交汇点,南方越冬,迁徙途中的“驿站”。
如果暮秋或来年初春到南大港湿地,芦花擎起一簇簇洁白,朝夕之时,太阳又把万顷芦花镀成暖暖的金黄。如正好赶上候鸟南迁北归的时节,万千迁徙的鸟雀、鸿雁成群结队形成浩荡的长征大军,成群的水禽——鸿雁、丹顶鹤、蓑衣鹤……低吟或长鸣。千万里的飞翔,在这里盘旋,而后俯冲而下,在碧波荡漾的沼泽歇歇脚,沐浴、进食,享受免费的鱼虾盛宴。
嘈杂、喧嚣声成为一道鸟翔蓝天的风景。燕雀高频率地扇动着轻盈的羽翅,倏忽间“啾啾”的尖叫划过天空,鸿雁一抑一扬扇动沉稳、矫健的翅膀,喉管里发出低沉的鸣唱。较小的燕雀就是一个集团军,乌云一样黑压压一片,上下翻飞急速行军;大块头的鸟们一个家族的成员在空中悠闲、翩跹成人字“雁阵”,头鸟顶着逆风和寒流勇往直前,而强壮的成鸟交替着充当“急先锋”,它们风雪无阻地前行,奔向温暖的南方,它们义无反顾地返航,回到故乡,寻找离别后的乡愁。
行走在木质栈道上,高高的观鸟台已是人头攒动,放飞的群群大鸟兴奋地鸣叫着,盘旋在游人的头顶。举目远眺,三三两两的雁或鸭在浅浅的沼泽悠闲地觅食,芦苇丛中一只黑天鹅紧张地向人群中张望,它腹下是一圈枯芦苇垫铺的硕大鸟巢,也许为了防水、干燥鸟巢高出地面十几公分,黑天鹅的紧张源于嘈杂的人群打扰了它的清梦,也或是担心腹下窝里孵化的鸟蛋。总之,我们无意中惊扰了它。
当地工作人员说,南大港湿地的开发旅游只是湿地外围,内里大片的沼泽是不能进去的,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也为了给赖以生存的鸟们留一片本已逼仄的生存空间。适度开发,永久保护,呵护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继续到南大港湿地来看鸟,但愿不是奢望。
2018年6月8日《沧州日报》
责任编辑 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