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不慌

2020-05-29
来源:沧州日报

泊头青年宋文浩,在铸造产业中创业,依靠精准的市场定位,在激烈的外贸市场竞争中带领公司快速成长为当地知名企业。同时,在业内率先试水跨境电商,打造产业联盟,再次占据市场先机,使企业在环保治理、疫情冲击等打击下快速恢复活力,做到——   

手中有“粮”心不慌

本报记者 吴梦 本报通讯员 祁梦真  

调结构化危机  

5月26日,作为沧州斗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文浩一早就来到公司,在安排完公司生产后,就和团队成员研究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客户开拓问题。  

“受疫情影响,欧盟和北美市场订单大幅度减少,造成工厂产能闲置下来,正好给了我们调整生产结构的机遇,大家有信心化危为机,因此我们正在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深挖客户资源,扩大企业的客户群。”  

这不禁让人好奇,宋文浩信心何来呢?  

原来,宋文浩2010年创业建立斗山机械,开始专注于铸造产品的生产,产品广泛进入北美、欧盟等地建材超市,成为当地知名的外贸企业。正当宋文浩带领企业快步向前时,2016年席卷全国的环保风暴造成的市场危机一击将他打倒在地。  

工厂停产,订单丢失,让宋文浩一时无所适从。  

后来,宋文浩带领企业率先整改,在当地率先实现合规生产,取得市场发展先机。“工厂在业内率先恢复生产,让我们握有发展先机,因为很多企业无力通过整改,就让出了自己的市场,我们正好实现弯道超车。”宋文浩信心十足地说。  

在企业整改的同时,宋文浩同时上马了技改项目,为企业复产储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时间+技术,让斗山机械在复产后不久就拿回了丢失的市场,同时将一些新市场也收入囊中。  

之前的经历,让宋文浩应对这次危机信心十足。  

“最近一段时间订单不足,我们正好腾出手来调整生产改造设备,为后疫情市场做好准备。”宋文浩笑着说。  

宋文浩的坚持,让他再次取得收获。最近,随着欧洲疫情好转,来自欧盟市场的订单开始有所复苏,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  

主打外贸挣“小”钱  

能够带领企业走到今天,宋文浩表示,要感谢当年自己主动退出家里的公司。  

当年,大学毕业后,宋文浩进入了自家的企业。后来,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逐步实现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为了公司更好的向前发展,2010年,宋文浩辞职并创立沧州斗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活。  

创业初期,宋文浩很是迷茫,正当山穷水复疑无路时,一个订单让他感受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我创业不久,就和一位亲戚合作拿到了一个出口加拿大的铁艺产品订单,完成后让我找到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做外贸。”  

宋文浩表示,相对国内市场,外贸订单虽然周期长,但资金能够按时回笼,使初创企业拥有了可靠的现金流。  

确定了大方向,通过摸索后,宋文浩又将公司的产品定为建材和水系统产品两大类。  

新公司运营不久,在产业升级的大潮中,宋文浩却反其道而行,又将企业的产品定位为中低端,走起了大众路线。  

“经营企业要量力而行,作为初创企业,我们没有技术,更没有规模,走高精尖路线不合适,走大众化产品成为必选项。同时,为国外客户代工,大众产品需求广泛,订单充足,正适合我们小企业,公司吃饱饭后才能谋发展。”宋文浩说起了自己的战略。  

大众战略,让宋文浩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通过几年的发展,他们先后开拓了北美、欧盟、北非、东盟等市场,同时日本住友、三荣等业内知名企业也抛来了橄榄枝。  

试水跨境电商成功吃到“螃蟹”  

宋文浩外贸做得好,让周围同行很是羡慕,同时他在立足传统外贸渠道后上马跨境电商,成为业内率先吃螃蟹的人,并且实实在在吃到了肉,让很多同行纷纷向他靠拢,组成产业“联盟”共同开拓外贸市场。  

“跨境电商直接打通了生产厂家与国外消费者之间的通道,我们直接对接终端客户,去掉了中间的贸易商,反应速度快,利润也更高,最近几年助推企业迅猛发展。”宋文浩说。  

为了更好探索跨境电商渠道,2014年,宋文浩组建专业的外贸团队,同时搭建起专业的外贸网站,将自己的产品直接“打”到客户门口。  

经过几年的发展,宋文浩带领企业实现了传统贸易渠道与跨境电商的双轮驱动,工厂连续三次提升产能,同时他也被选为沧州跨境电商协会的副会长。  

眼下,宋文浩又下起了一盘大棋,带领公司由制造型企业向制造贸易型企业转型,同时带动更多企业共同发展。  

“随着公司跨境电商业务的不断扩大,企业销售的产品线日趋丰富,但毕竟单家企业生产产品有限,需要周围企业协同生产才能完成;同时丰富产品线,下游客户也能实现一站式采购,为客户节约宝贵的时间和资金。”宋文浩对新战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