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写忠诚
——记运河区人大代表、水月寺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李景春
本报记者 袁洪丽
从大年初一开始,运河区人大代表、水月寺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李景春就坚守在抗疫一线。最紧张的时候,他连续45天没回家,吃住在卡点。现在,经常三五天才能回一次家,本就有胃病的李景春日渐瘦削。
“你又瘦了!”妻子知道,疫情不退,丈夫一天都不会休息,她只能默默地为他做一桌他最爱吃的饭菜。李景春却开玩笑地说:“没事儿,别人想减肥还减不下去呢!”
抗疫一线 有他忙碌的背影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涌。大年初一下午,运河区部署抗击疫情工作后,他就立刻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此时李景春的父亲,已经住院快一个月了。
去年7月,李景春的父亲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虽然接受了手术治疗,但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慢慢地,老人已经无法进食,只能在医院靠输液维持生命。春节前,46岁的李景春便已向单位领导请好假,想连着春节假期多歇几天,好伺候病床上的父亲。
“现在防控疫情是关键,我必须在岗!”单位领导知道李景春家的情况后,告诉他如有特殊情况,可以给予照顾,但李景春态度坚定。他向妻子和姐姐交代照看父亲的事情后,就投入到社区的排查摸底工作中,经常从早晨忙到深夜。那时,他父亲的情况越来越差。中午没事时,李景春会抽空去医院看一眼父亲,待不了半个小时又匆匆赶回单位,或者在凌晨以后抽出一点时间赶到医院,简短与家人交代几句,又赶紧离开。
李景春的儿子说,自从春节后,便很少看见父亲,即使是看见了,也是十分忙碌的背影。只要单位一个电话,他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工作岗位。有时他劝父亲多在家里休息休息,但李景春说:“紧要关头,不能歇啊!”
2月7日,在工作一线的李景春突然接到妻子电话,说父亲今早因病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李景春瞬间恍惚得险些晕倒。一边是突如其来的疫情,一边是挚爱的亲人突然离世,面对两难境地,李景春料理完家中的事情后,第一时间返回了工作岗位,继续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
“自古忠孝难两全,父亲在天堂会以我为傲的。”李景春用“大孝”告慰着逝去的父亲,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美丽的“逆行者”。
不畏危险 隔离湖北来沧人员
2月1日,水月寺街道办接到居民举报,说辖区内的尚客优酒店住进一位湖北籍女子,体温37.6℃。当时,正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李景春与同事们想都没想,立刻前往酒店。
在酒店,李景春与女子交流后得知,这名女子因与家人闹矛盾,精神上受到了刺激,离家出走来到了沧州,在沧并无亲友。李景春等人与派出所民警一起,将女子隔离。隔离期间,他们还负责为她送饭、购买日用品。
经核酸检测,这名女子没有感染新冠肺炎。李景春得到这个信息后,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根据办事处班子成员分工,他负责大化社区。大化社区多为老旧小区和无物业小区,小门多,老人也多,管理起来难度很大。当时,他们在水月寺街南北两头设立了两个卡点,他负责北卡点,每天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45天没有回家。
办事处没有食堂,街边的饭店也没有开业,他与同事们大多数时候只能靠方便面、面包、饼干充饥。晚上空闲时,才能用办事处一些简单的锅具,煮点面条,做点简单的饭菜。
如今,李景春可以与同事们轮休,但也是每隔三五天才能回一次家。他说,坚守抗疫一线,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多方协调 拆除挡路电线杆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李景春时刻关注民生。他说,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依法履职、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代表建议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办理环节。作为水月寺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他对涉及本辖区的每一条人大代表建议,都认真研究,将本职工作与办实事惠民生相结合,“提、议、办、督”统筹推进,回应民生,关注民意,真正让凝聚民意的声音开花结果。
2019年1月,水月寺办事处代表团接到一条运河区人大代表宋长春的建议,说一中前街路段虽然进行了翻修加宽,改造后道路宽敞干净,但是,新道路仍有一根电线杆矗立中央。白天,很多汽车在电线杆南侧两侧停放,形成一中前街白天停放三排汽车的怪现象,严重影响交通,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李景春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与一中前街社区、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实地勘察,现场研究公路中间的电线杆的安全问题,针对区域内涉及的相关单位损失情况进行评估,做好所涉单位负责人的思想疏导工作,最后形成解决方案。
去年5月初,在水月寺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和社区的帮助下,经过一下午的作业,把碍事的电线杆挪走,彻底消除了区域内的安全隐患,保障了道路畅通。
李景春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真正为老百姓服务,做人民的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