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街道、彩绘墙壁、靓丽新居……位于青县马厂镇的东姚庄村是个富足、宜居的小村庄。在此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东姚庄村不仅环环问计于民,浓厚了和谐、团结的好村风,还瞄准集体经济的壮大,流转土地抱团发展,让村民们——
钱包鼓了 日子美了
——青县东姚庄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微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许世兵 马建国
抱团发展 带来晨遛弯晚跳舞的好日子
和许多村庄一样,东姚庄村的一天也是从清晨五六点钟开始的。天刚刚露出鱼肚白,便有户家打开大门。不过,他们并不是要去地里干活,而是到村边的树林中遛弯。
“去年把地包给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后,俺们就不种地了。要不是这样,现在正农忙,哪有闲心遛弯啊?”说起闲适的好日子,有村民打开了话匣子。他们说,现在村边田地种上了绿化树,村“两委”还特意将田间道路修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如今,村外田间俨然成了大伙儿休闲的小公园。
给东姚庄村村民带来舒适日子的,是东姚庄村去年完成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后,我们成立了集体股份经济组织,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将467户村民的4088余亩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并对外招标承包给经营大户统一管理。”东姚庄村党支部书记姚殿贞介绍。
他说,由于东姚庄村属于大运河及高速沿线千米内植树区,土地流转后,村民们不仅每亩地获得800元植树奖补,还可收入115元流转费用。“不光收入更稳定了,大伙儿还从土里解放出来了。愿意打工的,上企业干活儿一个月收入三四千元不成问题。不愿意打工的,早晨遛遛弯,晚上跳跳舞,日子过得跟城里人一样。”
统一流转土地发展,不只是村民得了实惠,东姚庄村“两委”每亩地还可收入200元补贴,这些钱被他们应用于道路、沟渠等集体资源的管护中,让村边田地环境同样宜人。
问计于民 照顾每位村民的切身利益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给东姚庄村带来的,不只是物质生活的提升。改革中,坚持问情于民、问计于民,照顾到每位村民的切身利益,东姚庄村“两委”更温暖了众人的心。
2018年5月,被确立为青县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后,东姚庄村就迅速开展入户宣传和摸底调查,让政策宣传到户,意见征询到家,全村产权制度改革知晓率和同意率达到99.8%。
在清产核资环节,不仅依法对全村资产权属、数量进行评估,实现“问题清”,还制作固定资产管理卡片,保证村集体各宗资产来路明确,身份清晰。不仅如此,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电子台账管理方法,对集体资产实时监控、动态管理,做到了“账目清”。
而在股权量化中,更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最大限度兼顾各类人群的利益诉求。“近些年,由于俺村发展迅速,不少几十年前到东北‘刨食’的村民陆续带着亲属返回定居。虽然这其中的许多人并不是东姚庄村生人,但已在村中生活了十几年,他们的股权分配,是争论的焦点。”姚殿贞说,有些村民主张不给这部分人配股,因为他们在东北还有地。可若不被配股,涉及的十几户百余位村民又认为他们户口早已迁到了东姚庄村,再到分地时,就不能在原生活地参与分配了,到时候不是闹个两头空吗?
如何保障多数人的利益,又要防止多数人侵犯少数人权益?东姚庄村“两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包容。“过去咱祖辈上东北‘刨食’,人家也没排斥。现在人家来到咱村这么多年,孩子该上学的上学,该结婚的结婚,跟本地人有啥区别?以后他们在东北没地了,咱村里就得接纳。”一次次开会,一次次协调,终于赢得了村民们的理解。最终,东姚庄村决定,从外地、外村迁入但在村中生活多年的村民及家庭成员享受50%股权。
“股权量化并不是一成不变,根据政策发展和俺村实际,以后有需求再进行调整。但是不管咋调,俺们都不会落下一位该受益的村民。”这是东姚庄村“两委”不变的坚守。
凝心聚力 共奔幸福小康路
一切从群众的需求出发,产权制度改革不仅有效维护了和谐、团结的好村风,更改出了村民们对村“两委”的信任感。
“感谢咱村‘两委’的协调,俺们太感动了,现在感觉真是咱东姚庄村的人了。”这是村民姚致彬的心声。他家及妻妹一家就是从东北回沧的十几户村民之一。在此次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他们生怕在东姚庄落不下,又怕回不去,心情一直十分忐忑。“现在放心了,以后村里有事,俺们一定积极出力。”
“跟着村‘两委’走准没错。这几年,修路、盖房、清垃圾,哪一样不是为了大伙儿好?这次带领大伙儿流转土地,不仅户户有了稳定收入,还给俺们提供了上班的机会。”说起改革带来的变化,不少年纪大的村民赞不绝口。他们说,虽然不愁吃喝,但总想找个活儿干,可由于年岁大,机会甚少。如今,每到农忙时节,六七十岁的老人成了村边农业合作社的“抢手资源”。“把地包出去能挣租金,到合作社干一天活还能挣百十元钱,没有改革,哪来这好事?”
在东姚庄村,有以上想法的村民不少。他们都说,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伙儿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村民们对村‘两委’的信任度提升了,‘两委’班子干事的劲头儿也更足了。”姚殿贞说,每逢村中商讨发展之策,村民代表、党员宁可跑半天工,少赚点钱,也要回来开会,村“两委”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党员干部民心齐,大伙儿劲往一处使,接下来,东姚庄村还要持续发力,探索集体经济可持续壮大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