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休渔不休产
——黄骅渔区见闻
本报通讯员 左越 张萍 本报记者 贾世峰 张梓欣
渤海湾进入伏季休渔期已经两周的时间。在黄骅市南排河镇,渔民们早已放下桅杆,收起渔具,忙着养殖、加工水产品,学习培训渔业知识,修整渔船……“岸上生活”过得别样精彩。
今年54岁的刘金锋最近的水产养殖加工生意忙得不可开交,他一边忙着把养殖的南美白对虾进行再加工,一边通过线下线上两种方式,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休渔期”正是加工厂最忙的时候,刘金锋把不少船员招到自家的工厂里上班,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在南排河镇提到虾酱,人们都会想到陈秀玉。陈秀玉有一手做虾酱的好手艺。2014年,他生产的虾酱取得了国家生产许可证,随后被列入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秀玉说,现在的渔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渔民,不再是捕鱼期捕鱼,休渔期休假。他现在不仅组建了物流运输队,还在多地设立了16家虾酱专柜,产品销往河北、天津等周边地区。
休渔期,打工成了不少渔民的选择。渔民田树忠目前正在中海油建筑工地上打工,他告诉记者,休渔期四个月在家闲着太浪费了,每年这时候都会出来打打工,补贴家用。村里像他这样在休渔期打短工的渔民非常多,大家都会寻找合适的工作赚取收入。
渔民杨金亮休渔期开始在镇上参加渔民专业培训。他说:“伏季休渔是国家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我们渔民的长远利益,休渔期,我们除了修整渔船,生活过得可充实了。渔业主管部门专门给我们请来了专家讲解捕鱼技巧和水产品电商推广教学等知识,还有养殖科学生产和职业船员证书等内容的培训。”
“与老一辈比起来,我们这代渔民更有奔头了。现在养精蓄锐,到了9月咱再扬帆起航。”杨金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