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跨专业”,不能“赶鸭子上架”

2020-06-06
来源:沧州日报

专业人才“跨专业”,不能“赶鸭子上架”   

  汝汀  

《半月谈》一篇关于基层专业岗位“牛看门、狗犁地”的文章,近日引发热议。根据相关调研,一些地区本就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可还常常被“挪作他用”,不利于这些人才发挥专业优势,也影响基层工作开展。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不可否认,在各行各业,都存在半路出家却干出名堂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岗位上的人才可以随意调配,尤其对于技术型人才来说,如何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带动作用,是一个地区能否在相关领域实现突破的关键。根据《半月谈》报告,一些基层人才平时得不到专业机会,临时有事的时候会被拉去处理各种事务,时间长了专业丢掉了,新业务不熟悉,自我定位有些迷茫。一个人对某个专业是否擅长、是否有兴趣,决定了他在这个行业的耐心和建树,过度的“杂而不专”,会严重影响各项工作的质量,也削弱专业人才助力地方发展的信心。  

“专业人才不专业”的尴尬,在教育界也有体现。由于教师资源相对缺乏,有时为了完成学科分配,学政治专业的老师教了数学,学音乐专业的老师教了历史,学中文专业的老师教了美术。诚然,有职业道德的老师无论承担哪个学科的工作,都会全力以赴,努力把学生教好。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像是一场赌博,遇到“转型”成功的老师,学习就不会受影响,遇到“跨专业”不成功的老师,学习效果就难以保障了。因此,从对人才的招聘环节开始,不妨进一步明确招聘行业的专业需求,尽量让专业人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能量。  

当然,不断学习新专业、新领域,是当代人才发展的趋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尝试在更多领域贡献力量,未尝不可。但所谓“新专业”,对初入这一领域的人来说是尝试,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却不容有失。在任何领域,从陌生到熟悉都需要足够的培训和实践经验,而不是轻易“赶鸭子上架”。因此,如何让“跨专业人才”变得“专业”,也是一项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