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学会自救很重要

2020-07-02
来源:沧州日报

防溺水,学会自救很重要  

  汝汀  

最近,重庆潼南区8名小学生落水身亡,令人惋惜。青少年溺水的悲剧,每年都在上演,如何做好安全防护,成了一项重要的社会课题。遭遇落水时,“他救”很重要,“自救”的能力也不可或缺。  

网络上曾流传一个视频,视频中一位巡河人,在河边用大喇叭喊了9年。这个办法看起来虽然“笨”,却最直接最有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大喇叭的“威力”,那些不厌其烦的提醒,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中深入人心,为做好安全防护敲响了警钟。近几年,一些地方对此进行了“升级”,比如在部分河段安装视频监控及语音提醒系统,实时监控重点水域。如果语音提醒无效,民警会马上前往现场进行制止。溺水事件年年发生,河湖边的防护,仅靠“禁止下水”的指示牌远远不够,不妨将电子技术和人工监督相结合,加强对岸边情况的实时监控、实时提醒,在最有风险的地方筑牢最坚强的防线。  

为做好溺水防护,市区解放桥、南皮县香涛公园等地,配备了智能救生箱。有人落水后,施救者打开急救箱,箱内报警系统自动开启,并连接到当地救援平台。同时,施救者还可以利用箱内的救生衣、救生杆、救生绳、救生圈等设备实施救援,提高救援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不少网友为此点赞,这不仅为更多地区的溺水防护提供了借鉴,也传递了“见义智为”的理念,提醒施救者见义勇为的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保障自己的安全。  

“旱鸭子”私自下河,危险不言而喻。如今,不少地区已经开始重视中小学生的游泳教学。对于喜欢玩水的“神兽”来说,游泳不仅是一项运动,也是一项技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自己下水时的人身安全。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或学校不妨给青少年提供学习游泳的机会,帮助他们熟练掌握这项求生技能。也有网友建议,不妨结合小区配套设施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建设,通过政府主导、社会主力、市场主体的模式,加快建设一批收费低廉的游泳场馆,让孩子远离野泳,投身“正牌”场所,在安全中戏水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