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客流减少、订单不足……众多小微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为帮助他们恢复生机,沧州金融、税务、企业咨询机构联手出击,合作打通数据孤岛,利用经营数据反映企业运营情况,帮助企业提高信用资质获得金融支持
数据跑起来 资金流进来
本报记者 吴梦
小微企业遭遇经营困境
日前,由河北尔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企业发起的银企、税企、小微企业“共同抗疫”帮扶政策研讨会,在尔与公司颐和新世界门店举行。
研讨会前,相关银行、税务、社区、小微企业代表,共同对颐和新世界商圈内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调研中,大家发现由于受到疫情影响,颐和新世界商圈内30%—40%的商户经营困难。
作为商圈内的小微企业,沧州简致装饰装修工程公司总经理殷强透露,小微企业由于体量有限,本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弱,作为装修公司6个月没业务就会出局。
沧州波姆树食品公司经理吴建力表示,为应对疫情对餐饮企业的冲击,他们开通美团外卖、推广微信营销等方式加大经营力度,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只能维持一定数量的店面经营,由于缺少资金支持,不能持续推动相关营销探索,公司运营举步维艰。
“之前,我们通过对沧州各县市上千家签约客户的走访发现,受疫情影响,目前小微企业经营普遍比较困难,主要是缺乏现金流,其次是人才不足、物流不畅……”河北尔与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张伟颇为担忧。
“现金流不足,成为目前很多企业经营的通病,小微企业尤其严重。小微企业想要获得资金支持,就要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前通常要求企业提供足额抵押物,但由于规模小,小微企业通常不具有足额抵押物,成为企业无法获得资金支持的‘死结’。”
打通数据孤岛 金融活水流来
面对目前小微企业融资的“死结”,金融、税务代表在研讨中纷纷从自身实际出发为小微企业支招,化解融资难题。
“为帮助企业减轻疫情冲击尽快恢复活力,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要求相关金融机构将40%以上贷款支持中小微企业。”中国银行沧州分行解放路支行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银行沧州分行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1—5月发放贷款同比增加了2亿元。”
他表示,中国银行依托大数据,推出了流水贷、特产贷……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流水贷就是银行以中小微企业的对公账户流水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公账户累计的日常流水数据分析,再通过数字模型计算出企业相关信用资质,后换算出公司贷款的信用额度。中小微企业在需要资金时,就可凭借拥有的信用额度,通过网银实现网上申请、审批、发放。特产贷就是你有特产,从业2年以上,无违约记录,符合助农政策就能贷款。
研讨中,新华区税务局车站分局一位专管员提醒广大小微企业,目前国家出台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帮助小微企业,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有部分企业对相关政策不了解,没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同时,照章纳税,在享受国家相关减免政策的同时,也能获得信贷支持。税收贷,是目前税务机关和银行合作推出的一款信贷产品。现在,税务系统和银行系统的数据交换已经打通,小微企业通过照章纳税,相关税务信息就能在银行系统中时时体现,企业正常申报,正常经营,就能申请并获得银行相关资金支持。
实现数据共享 挖通融资新渠道
在互相交流中,各方代表发现除了靠打通数据孤岛,增强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获得金融支持外,供应链金融、商圈金融……都可以帮助企业获取金融活水。尔与公司与中国银行等机构现场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大家共同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尔与公司总经理张伟表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大症结就是信用度低,这其实为提供供应链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等环节的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在沧州各县市服务数千家企业,主要提供企业管理服务,因此对客户的经营状况比较熟悉,可以掌握企业很多运营发展数据,这些数据都是银行系统无法纳入的财富,它能真实反应企业运营水平。与金融机构合作,当客户有资金需求时,我们就可通过企业运营数据的初步分析,将经营能力优良的企业推荐给银行,同时还可邀请法律、评估、财务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为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支持。”
除此之外,沧州各地特色经济发展迅猛,在当地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或商圈,如黄骅的模具、沧县的红枣、肃宁的针织服装等,同类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度聚集。之前同类产业链内企业运营的数据在业内很难产生效益,引入供应链金融服务,让产业内相关数据跑起来,可真实反映相关企业运营情况,为金融机构资金投放提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随着各种新型运营渠道的普及,如微信、美团等,在增加企业营收的同时,也分流了公司对公账户的流水数据。由于小微企业在微信、美团等渠道的数据目前还未能纳入相关银行数据系统,不能为企业积累相关信用资质,因此在当下,小微企业可进一步规范公司运营,将新型渠道数据导入公司对公渠道,不要让自己的数据做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