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贫困户当“羊倌”

2020-07-03
来源:沧州日报

帮贫困户当“羊倌”   

——市税务局驻盐山白庙村扶贫工作队见闻  

本报记者 刘杰 本报通讯员 刘晓亮  

日前一天的深夜,在市税务局驻盐山县庆云镇白庙村扶贫工作队驻地,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把忙碌了一天的队员们惊醒了。电话原来是贫困户胡连芹打来的,他在电话中焦急地说,工作队为他购买的山羊刚刚在产崽后死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都是心里一沉,这只羊对胡连芹来说,可是脱贫致富的希望。  

2018年3月,以郭洪亮为第一书记的市税务局驻白庙村工作队到村开展帮扶工作。经过走访调研,工作队摸清了全村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致贫原因和劳动力情况,因户施策制订帮扶计划。其中,51岁的村民胡连芹,因患有糖尿病、肺结核等慢性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而致贫,一直一个人生活,生活十分困苦。  

驻村工作队帮助胡连芹办理了低保,申请危房改造资金,帮他盖新房,安排他在村里从事打扫卫生的工作。  

郭洪亮说,之前胡连芹家里又脏又乱,几乎迈不开步。接连十多天,驻村工作队每天都要到胡连芹家,帮助他收拾院落,处理废旧物品。郭洪亮开着电三轮车,带着胡连芹围着村子捡废弃砖头,攒够了铺院子。慢慢地,胡连芹有了生活动力,干起活来认真卖力,把屋里屋外收拾得井井有条。  

2019年,胡连芹成功脱贫。本着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驻村工作队准备为胡连芹买山羊,帮助他发展养殖。考虑到第一次养殖风险大,驻村工作队便与胡连芹签订帮扶协议:先购买1只山羊饲养,看看养殖效果。  

没想到,养羊后的胡连芹有了明显变化,每天割草喂羊、清理羊圈、整理院落,小院充满生活气息。前几天,山羊产崽,胡连芹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母山羊生产后却死了,这让胡连芹很伤心。  

郭洪亮说:“老胡对待养殖非常认真,而母羊的死是因为缺乏养殖技术,只要加强培训,掌握技术,养殖是可以成功的。”为了把两只小羊养活,驻村工作队连夜买来了纯牛奶,手把手教胡连芹如何给小羊喂奶、给奶瓶消毒,并承诺会提供纯牛奶直到小羊长大。  

一个星期过去了,两只小羊终于活了下来。驻村工作队又给胡连芹找了一位养羊专业户做他的“土专家”。胡连芹说,他一定会把小羊养大,也要成为一个养羊专业户,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