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生态农业美了乡村富了农民
本报通讯员 马莲莲
河北留善寺镇西堑里村通过引入生态农场,构建美丽乡村,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新图景在精心勾勒中变得越来越清晰。
走进位于西堑里村的怡景生态农场,林荫满地,海棠果泛着微红,大白鹅在水里欢快畅游、波尔山羊在林下怡然自得地吃着青草……
从2014年开始,怡景生态农场陆续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用于发展生态农业,立足大田种植和林下养殖,他们通过生态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和创新,以生态、环保、可持续的方式让园区里的动植物自然发育,不仅造就了安全且独具风味的农产品,还打造出怡人的田园休闲环境。
每年农忙时节,农场用工达到30多人,让不方便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家门口有了一份收入。今年70岁的黄志章将土地流转给农场,并在这里打工,每年获得租金的同时,他还能在农场拿一份工资,每月2000多元。
发展生态农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农场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农场负责人冯建山说,建设农场期间,打井、通电都是村“两委”和县驻村工作队帮助协调,平时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都能得到驻村工作队的帮助。
颂扬生态美,享受新生活。在村“两委”和县驻村工作队的组织协调下,西堑里村的土地都被流转到农场,规模化和特色化经营让土地“生金”,也让农民从传统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开始从事图书印刷、渔竿渔具等产业,从而实现多渠道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