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言论不妨推行实名制
汝汀
最近,电视剧《三十而已》热播,剧中角色林有有因第三者插足的人设,被观众恨之入骨。本是剧情而已,林有有扮演者张月竟因此遭遇了网络暴力,很多网友把对林有有的恨,发泄到了张月身上,通过各种渠道对其进行各种恶毒的言语攻击。类似不分青红皂白的恶意攻击,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演,很多人打着“伸张正义”的旗号,实际上在发泄一己私愤,甚至把声讨别人当成一种乐趣,病态至极。
分清演员和剧中人这件事,根本不需要智商,因为看个剧憋了一肚子气,然后撒到无关的人身上,这样的人比林有有也高尚不到哪里去。那些整天躲在网络背后捕风捉影、跟风闹事的人,总标榜自己是正义的化身,而事实上则是助推网络暴力的“推手”,一旦有人沾上他们,就很难甩掉这一身脏。
乐观的人尚且可以理智对待网络暴力,但近些年,因为忍受不了网络暴力而抑郁甚至自杀的人,不在少数。2018年,一名年轻女医生在泳池被13岁男孩冒犯,而与其有了冲突。凭借男孩家属在网络上的一面之词,网络上一边倒地谩骂这名医生,甚至无端给其扣上“医德败坏”的名声。几天后,这名女医生选择了自杀,震惊了众人,即便真相随之公布,悲剧再也无法挽回。网络与现实之间的那块屏幕,让一些人误认为是随心所欲的遮羞布,他们躲在背后,变成了肆意谩骂他人的无赖,也成了顽固的社会“毒瘤”。
在网络上积极发声,用舆论推动公共事件朝好的、对的方向进展,这是网络言论的价值所在。但与此同时,每一位热点事件的参与者,也要对自己的网上言行负责,不能犯错而不自知,更不能伤及无辜却心无愧疚。飓风之下,再强大的个体也会被摧毁,理性的人可以捍卫规则、表达良知,但别成为飓风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不妨在合理的范围内,进一步推行和落实网络评论实名制,以实名的约束让网友学会理性发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恶意中伤的网络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