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坚守

2020-08-12
来源:沧州日报

 烈日下的坚守   

——沧州供电公司迎峰度夏高温保电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鲁萍 本报通讯员 王蒙 陶然  

8月3日,是北方人眼中典型的“桑拿”天。清晨5时许,低沉的气压覆盖在城市上方。走出空调房,多一秒钟皮肤便多一丝黏腻,汗珠不断渗出,顺着发丝滴下来。这一天,沧州电网网供最大负荷达到596.4万千瓦,今年首次突破历史记录。  

趁早出发的国网沧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驱车前往170公里外的雄安新区容城工作现场。他们是沧州配网不停电作业柔性团队,此行的目的是与雄安新区配网不停电作业团队进行首次跨区域协同作业,完成10千伏西小里515线路带电撤、立杆三类作业项目。作业现场,带电作业人员李金桥在他人帮助下,穿上厚重的绝缘服,来到绝缘斗臂车上,准备更换电杆。绝缘斗上的温度超过40摄氏度,是稀松平常的事儿。仅过了10分钟,他和同事们脸上的汗珠便开始滴落下来。验电、设置绝缘遮蔽隔离措施、起升导线、拆除电杆……一项项工作步骤有条不紊,即使高温高湿的天气已经让他们大汗淋漓,他们也没有丝毫焦躁马虎,仍旧细心检查每一个工具、留心每一项流程。在高温“桑拿”天里连续工作4小时后,绝缘斗终于撤离杆塔,返回地面。脱下绝缘服,李金桥和其他作业人员像是洗了个澡一般,浑身湿透,接过同事递来的矿泉水,他一口气就喝光了一瓶。4个小时的辛苦工作,避免了146个家庭停电4小时的烦躁,多供电量4676.5千瓦时。  

8月4日,沧州电网网供最大负荷达到621.1万千瓦,再次刷新纪录。这一数值较去年最大负荷596.2万千瓦增长4.18%。沧州夏季用电高峰峰值来临,各地区都进入紧张的保电一线中。  

在任丘,供电公司各供电区域的台区经理们加大了线路设备巡视频次。党员示范岗上的党员们更是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台区经理谢洪彪一大早就出了门,打算趁着气温没那么高,赶紧把自己管辖的线路设备全部检查一遍……上午9时许,当走到10千伏青双线路130号变台时,谢洪彪停住了脚步。经过红外测温显示,该变台A相接线温度过高,已经明显超出正常范围。“高温天气,变压器温度升高,加上储油密封设备老化导致漏油。这样运行下去肯定得出大事儿。”谢洪彪心理盘算着,又再次确认故障点后,迅速拨打了抢修队电话。  

抢修队赶到现场,已经是上午10时30分,室外温度也迅速攀升至36摄氏度。抢修队员们不顾似火的骄阳,以更火热的状态投入了“战斗”。他们有条不紊地摆放安全设施、登杆检查、加注冷却油、更换密封设备,短短20分钟就排除了供电隐患。烈日下的20分钟,一套工序下来,他们个个像蒸了桑拿,汗水浸透了工作服,顺着袖口往下滴。  

在沧县,兴济镇西姜庄村的电网改造现场,50多岁的兴济供电所所长常玉华每天第一个到达施工现场,监督安全措施执行、做好防疫准备、检查防暑降温药品。施工的三天里,每天最高气温都在36摄氏度以上。中午,电杆被晒得烫手,根本无法爬上去。但常玉华带领大伙儿坚持作业。“我也知道中午热,但下一周全是阴雨天,咱都没法干活,抓紧这几天把活干了,老百姓就能早用上半个月的放心电。”常玉华说。整整三天时间,常玉华起早贪黑带领大家完成了西姜庄村低压改造项目,累计新建、改造低压线路8.1千米,更换电表箱287个。望着崭新整齐的线路,西姜庄村的村民们喜笑颜开。  

高温天气,常伴随着恶劣天气。一线保电职工在狂风暴雨中上演了另一种坚守。7月24日晚上10时,盐山庆云境内突下暴雨,庆云镇刘心卓村发生停电故障,鸡棚风扇全部停止转动,2万多只鸡苗生命堪忧。7月26日晚上11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沧州特别是肃宁县境内各个村庄,暴雨冲刷着大地,王屯村王大叔家的鱼塘漏电保护器无法送电,实现不了鱼塘增氧。接到群众打来的报修电话,各地保电一线人员,迅速冒雨赶赴现场,身上的衣服被雨水、汗水浸透,但他们全然不顾,专心致志寻找事故线路,处理故障缺陷,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快为用户恢复送电。看着鸡棚和鱼塘里的设施重新运转起来,抢修队员疲惫的脸上又绽放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