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闫红 孟洋)今年以来,吴桥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贯彻“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切入点,全方位多举措深挖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用好“扫描仪”,捕捉线索。根据涉企单位政务服务、政策落实、规范执法、作风建设、机关效能等方面内容,结合以往查办的典型案例,设计成《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调查问卷》。由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组成5个组,走访县内企业70余家,发放调查问卷,与企业负责人座谈,零距离倾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堵点问题。通过对收回调查问卷的梳理,共发现疫情防控惠企政策措施不到位、市场监管慢作为、违规收受企业礼品礼金、一刀切形式主义等4个方面的问题。
戴好“助听器”,拓展线索。县纪委监委与县委大督查办公室、县委政府两办督查室、信访局等部门建立发现问题线索的抄报机制,形成挖掘问题线索的合力,扩大线索来源。在“吴桥纪检微在线”发布公告公布举报方式,公开征集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工作人员损害营商环境的8个方面的问题线索。在各乡镇醒目位置张贴公告,注明举报方式,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截至目前,县纪委监委共收到涉及破坏营商环境的检举控告3件。
拿好“放大镜”,精查线索。县纪委监委组成15个检查组,围绕惠企政策措施落实、办事效率、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情况,对10个乡镇、30个县直部门开展明察暗访,重点了解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是否存在漠视群众诉求、办事效率低下、工作作风不实、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督管理缺位等问题,共发现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3件。在审查调查案件的同时注重深挖细究,从现有线索中查找延伸线索,不放过蛛丝马迹,深挖细究“案中案”。
驾好“巡察机”,交办线索。将破坏营商环境线索征集工作与县委第八轮巡察相结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风”满意度测评工作。10个巡察组共向县内企业和群众发放测评表500余份。根据巡察组反馈的测评情况,县纪委对工作效率低、服务态度差等问题比较突出、群众满意度排名靠后的3个单位实施“黄牌警告”,督促其切实健全制度,认真整改,提升干部作风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