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我都陪着你”

2020-08-14
来源:沧州日报

  “往后余生,我都陪着你”  

——黄骅歧口七旬翁22年如一日精心照料老伴儿的故事  

本报记者 张梓欣 本报通讯员 高箐 任振宇

一天24小时,他几乎都陪伴在老伴儿左右;每天晚上,他都要醒来三四次,照顾老伴儿小便;老伴儿的一个眼神,或是轻轻动一下手指头,他就能立刻懂得其中含意……他就是黄骅市南排河镇歧口村76岁的老人白风奎。在妻子周淑玲瘫痪的22年里,他每天守在身边悉心照料,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着一份不离不弃的爱。他说:“往后余生,我都陪着你。”  

22年前,周淑玲突发脑出血瘫痪在床。“不管怎样,也得把老伴儿治好了!”白风奎说。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工作,他坚持自己一个人照顾老伴儿。最初,儿女们商量着要雇个保姆,但被白风奎一口回绝。“保姆哪有我照顾得精心啊!”在白风奎的精心照料下,妻子病情得到了控制,如今已经度过了22年。  

妻子刚生病的时候要进行康复训练,白风奎就每天扶着她练习走路。只要天气好,就会用轮椅推着老伴儿在村里逛逛。周淑玲爱听戏,只要村里有搭戏台子唱戏的,白风奎就会推着她去听戏。后来病情发展,周淑玲只能躺在床上。从那以后,他就变成了妻子的“信息员”,每天负责给老伴儿讲述村里发生的大事小情。  

得病后的周淑玲说不了话,只能靠眼神、动作和交流。最初,白风奎也不知道她想要什么、想说什么。“你比画,我来猜”,慢慢地,老伴儿的意思他都能明白了。现在,只要一个眼神,或者动动手指,白风奎就知道老伴儿想干什么。每次做饭前,他都会问一下老伴儿,老伴儿“嗯嗯啊啊”回答几声,白风奎就“秒懂”,然后一头钻进厨房,立即给老伴儿做饭。“一顿饭最多的时候得做三次,但只要她乐意吃、吃得多,比嘛都强。”白风奎说。  

饭后按摩也是这22年来白风奎一直坚持在做的事儿。按摩完上半身,然后按摩腰腿,再按摩后背,睡个囫囵觉已经成为奢望,但他从无怨言。  

一次,白风奎不小心摔伤了腿,不得不住院治疗。在他住院的10天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见到医生就问:“今天我能出院了吗?”见到孩子们也会问:“你妈妈今天吃得多吗?给她洗澡了吗?和她聊天说话了吗……”  

因为心里这份深深的牵挂,白风奎腿伤还没好就迫不及待地出院了。看到老伴儿的那一刻,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周淑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下来。白风奎说:“我的腿好啦,没事啦,以后还能伺候你,可不离开你了!”